爷爷去世,留下17万元的债务。 15岁的孙子齐岗主动承担起还债的责任,多年来一直践行承诺,被评为“中国好人”——替爷爷还债带领村民致富
本报通讯员 王 瑞本报记者 王晓雨
秋高气爽,大地明丽。近日,在界首市光武镇齐楼村 “宏丰家庭农场”,我们见到了正与10多位工人一起耕耘的“中国好人”齐岗。只见他坐在旋耕机驾驶座上,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黑红的脸膛不时流下汗珠。随着“突突”的马达轰响,他驾驶着旋耕机在田野里来回奔忙……
“爷爷,您欠下的债我一定还清! ”
199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天上飘起鹅毛般大雪。 15岁的齐岗跪在弥留之际的爷爷床前:“爷爷,我不会让你留下骂名,你欠下的17万元的债我一定帮你全部还清……”
1986年,在齐岗爷爷齐永贵带动下,齐楼村及周围一些村的群众纷纷支起大锅,熬起了糖稀。熬制的糖稀全都交由齐永贵对外出售。熟料好景不长,齐永贵赊给霍山县某厂几大卡车的糖稀随着该厂的倒闭付诸东流。多次讨债无果后,齐永贵不知该如何面对父老乡亲,人一天天地消瘦下去。
齐永贵想尽办法还了7万多元,还留下17万元的债。为了还债,他不顾身体虚弱,坚持做收购猪肠的小买卖。
1993年春节前,齐永贵在去太和县清浅镇收购猪肠的路上突患脑中风,口鼻歪斜,从此长期瘫痪在床。一些债主听说齐永贵病情严重,纷纷上门讨债,有的一天数次登门。此时,年仅13岁的齐岗看着病床上瘦骨嶙峋的爷爷和老实巴交、一旁流泪病弱的父亲,突然跪倒在众人面前:“大叔大伯,爷爷欠你们的钱,我长大了一定还!”并恳求债主们把爷爷写的欠条全都变更到自己名下。当时很多人深受感动,一个个悄然离去。
屋漏便遭连夜。 1994年,齐岗的父亲患了上腔静脉综合症,花了3万多元不见好转,什么农活都干不了。当时,一家六口人挤住在3间小瓦房里,靠着5亩薄田勉强糊口,不仅还不上旧债,还要借钱给爷爷和父亲治病。那年,齐岗正读初二,因无钱交学费面临失学。不能说话躺在床上的爷爷听说他要退学,忽然清醒了许多,抖抖索索把一只手摸向床下那个盛了40多元零钱的陶罐。齐岗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
爷爷去世后,少年齐岗当初的承诺,并不能令所有的债主甘于等待。对他们来说,爷债孙还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此后,一年四季,隔三差五,不断有人上门讨债。有一年腊月三十,齐岗一家人被债主逼得连过年的饺子都没能包上。
齐岗深深理解债主们的心情,毕竟人家把大把大把的血汗钱和一桶桶糖稀赊给了爷爷。人家骂几声难道不该吗?但这巨额债务,怎么还呢?
他用钢笔划去最后一笔债单时,不禁泪流满面
1996年,齐岗考入阜阳农校中专班。农校三年,他铭记着当年跪在爷爷病床前替爷爷还债的誓言。为了早日兑现自己的承诺,这三年间,除了完成学业,他跟班主任杨永新老师学会了制菌种、灭菌、接种、无菌操作等食用菌、蘑菇栽培技术。
每逢周五,他就骑着自行车赶回200里之外的家。然后,一头扎进自家的大棚,忙活着自己栽种的蘑菇。种植蘑菇第一年,由于大棚塑料布盖得过于严实,长出的蘑菇秆子长、菇盖小。有的菌袋长得蘑菇又细又高,且出现黑色斑点。有的什么也不长。齐岗心急如焚,一面查看 《食用菌信息导报》、《中国食用菌》杂志,一面三次邀请杨永新老师前来“坐诊”。有时,他还把那些病菌感染的菌袋带回学校,请老师们帮助查找原因。
经过刻苦钻研,他种的蘑菇喜获丰收,销售了一批又一批。几年下来,不仅解决了家庭日常开支,而且陆续还了2.8万元债务。一些债主渐渐觉得齐岗说话算话,可以信赖,便不再上门逼债了。
1999年,齐岗毕业后回到家乡,正赶上光武镇试行开发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镇里出资兴建大棚提供给承包人,鼓励青年创业。手里仅有600元的齐岗想承包大棚,但缺乏流动资金。该镇财政局干部齐涛便将自己准备买电瓶车的1900元借给齐岗,还帮他从信用社担保贷了1万元;镇干部黄健主动借给他3000元;村民段福军将准备买车跑运输的7万元钱全部借给他,且不要一点利息……在大伙的支持下,当年,齐岗承包了3个种蔬菜的温室和5个种食用菌的大棚。
齐岗带领两个弟弟每天吃住在温室,夜晚和衣而眠,没日没夜地侍弄着大棚里的食用菌和温室里的蔬菜。他种植食用菌和蔬菜同时获得了成功。村民们每当从前来还钱的齐岗手中接过一把一把钞票时,有的为自己当年上门过激的逼债举动而懊悔,有的为当年借钱时提出高于银行的利息而自责,更多的则是对齐岗的钦佩。
2002年11月2日下午,当齐岗颤抖着手,用钢笔划去最后一笔债单,终于还清爷爷欠下的17万元债务时,他不禁泪流满面:“爷爷,我们没有丢脸,咱可以挺起腰杆做人啦! ”
感恩,带动乡亲致富
齐岗常常念起曾借给爷爷2000元的黄浩亭,不仅从没登门要过债,还在齐岗最困难时又借给他1600元,帮他搞食用菌种植。村民赵建启多次帮他贷款。还有那么多好心人一直在支持着他的事业。他该如何回报呢?就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于是,齐岗将技术和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
2010年,齐岗成立了“齐岗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流转土地上千亩。其中,种植中药材、蔬菜200亩,粮食作物800亩,同时承担起界首市小麦、玉米超高产示范田任务。他利用自己农业机械多的优势,经常义务帮助周边一些困难群众耕耘播种、运输粮食,同时提供科技信息,赊销农药、种子等。谢庄村民谢群涛饲养上万只蛋鸡,齐岗先后赊销他玉米2万多斤。今年受禽流感影响,谢群涛养鸡亏本,齐岗不仅不去催债,反而又借给他1万元解困;村民齐建功家中子女多,母亲有病,齐岗连续4年赊销给他种子、农药,还拿出1000元为其母亲治病;返乡大学生刘大卫租种2000亩地,齐岗手把手教他如何管理、如何销售,并多次到现场技术指导……
齐岗被评为今年5月诚实守信“中国好人”。“因为贷款预付流转土地承包费,所以我还欠着30万元的债务。等将来发展好了,我会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乡亲,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齐岗说。
他还实现了对父亲生前作出的诺言——帮助两个弟弟成家立业,为兄弟俩盖上了楼房。而他一家三口至今仍住在离家一华里的小黄中学附近不足40平方米的出租屋中。
如今,已经成功申报、建立了“宏丰家庭农场”的齐岗,种植着上千亩农作物。管理这么大的一个现代化农场,让他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他决定抽时间“充电”,再努一把力,再吃一些苦,实现新的创业梦。
【编后】
诚实守信,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少年到青年,这位农家弟子努力学习,埋头苦干;因为守信,创业中每遇到困难,他总能获得人们帮助;因为感恩,他积极帮助困难村民,带领乡亲致富,悄然践行着新的诺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个人身处逆境时,需要他人援助;事业成功后,更应当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新闻推荐
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且整改不力三县(市、区)被省政府警示约谈如不按期完成整改,将停止建设用地报批
如不按期完成整改,将停止建设用地报批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