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人坚守的“舍弃”与“不屈”“王家坝精神”背后的故事
[摘要]“王家坝精神”背后的故事
水患频繁的淮河流域眼下正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安徽检查防汛抗洪工作时指出,长期的抗洪斗争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关键时候就是要舍小顾大,我这点庄稼又算啥呢?”
7月22日晚,淮河干流首次洪峰经过王家坝,洪峰水位达28.45米,超过警戒水位近一米。当天中午,记者走进与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休戚相关的蒙洼蓄洪区时,村民们不慌不忙地在打理着自家田地。
刘郢庄台76岁的刘克义经历了此前的15次蓄洪,在老人心里,开闸蓄洪已经习以为常。他告诉记者,蓄洪的时候就是庄稼没了让他觉得 “心疼”。 “不过,为了上下游的安全,这点苦咱愿意吃。 ”老汉平静地说。
记者在王家坝闸附近还遇到了正在巡堤的王家坝村村民们。 据阜南县水务局局长许和贵介绍,王家坝水位达到警戒线以后,蒙洼一线民工上堤,按照每公里上工10-20人的要求,蒙洼95公里圈堤共上堤干部群众2360人。
“我们不能躺在政府怀抱里等米下锅”
尽管饱受水患之苦,但王家坝人并没有坐等救济,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寻求化解洪水灾害的出路。走水路、发水财、“反弹琵琶”念水经,这是蒙洼蓄洪区百姓中间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说的正是蓄洪区百姓大力种植喜水的杞柳,走柳编产业之路的故事。
走进郜台乡刘店村,沿路是一排排漂亮的楼房,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编织柳编产品。 “蓄洪区内生长的杞柳,经咱编织后就能漂洋过海赚大钱。 ”村民们开心地说。目前,以蒙洼行蓄洪区为代表的阜南县已逐渐形成近10万人的柳编生产经营产业,产品90%以上直接或间接出口,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除了柳编,阜南县政府还和蓄洪区的百姓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板鸭、毛豆、芦蒿等多种产业,并注册了“王家坝”、“蒙洼”等商标,谋求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刘郢庄台67岁的张洪才老人告诉记者,“国家要管的地方太多了,我们不能总躺在政府的怀抱里等米下锅。你看,乡亲们自己努力盖起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和沼气,这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啊。 ”“科学治水,才能真正安居乐业”
尽管不远处淮河洪水滔滔,60岁的方国政却坐在自家院里安心地和老伙伴们聊着天。自从四年前在王家坝保庄圩安下家后,方老汉和周围一起从淮河行洪道及河滩地上迁出的农民就再也没有为洪水而发愁过。“再也不用因为蓄洪搬来搬去了。这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方老汉高兴地赞叹道。
近年来,在迎战洪水的过程中,“人水争地”矛盾突出的王家坝已较少“严防死守”,而是尊重规律,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了第一位。蒙洼蓄洪区在国家的支持下,以乡镇为中心规划兴建了4个大规模的保庄圩,总面积近5平方公里,将2万多名阻水的居民迁出,实现了“人退水进”。同时修整和加固了136个四周有石头护坡的庄台,原来居住在洼地的老百姓几乎全都安置到了安全地带。现在蒙洼蓄洪区启用时,再也不用临时转移群众。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也让王家坝人在与洪水战斗的过程中,越来越占据主动。淮河干流王家坝水文站站长李守会告诉记者,过去的王家坝水文站,水位、雨量靠人工看管,报汛靠的是电报、对讲机,测流靠的是小木船、流速仪,测一次流要花五六个小时。而如今,雨情、水位信息实现了自动测报、自动传输。 “每6分钟得到一次最新的数据。 ”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防办负责人徐英三介绍说,包括王家坝在内的整个淮河流域,新技术为防洪增添了力量。据介绍,淮河流域已经建起5000多个监测站,监测系统采集信息完全由短波自动监测完成,然后通过网络发回淮委。目前淮河上空基本形成了卫星、雷达监测系统,可以全天候监测雨层的分布和强度,为防汛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阜南县粮满仓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同盈给本报发来短信,他们有10万斤马铃薯急需出售。据王同盈介绍,5月20日马铃薯就可以上市。王同盈告诉记者,该合作社长期种植费乌瑞它品种的马铃薯,总共种植2000...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