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搞发明容易转化难,农民“发明家”发愁——“谁来买我的发明专利? ”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02-17 12:19 大字

“这么好的发明专利,20多年没派上什么大用场,实在太可惜了,真希望它能被广泛运用上,帮助更多的乙肝患者。 ”2月15日,池州市石台县占大镇新华村前进组的刘长清来到报社,诉说起自己的苦恼。 、

据今年66岁的刘长清介绍,他17岁时因家庭贫困辍学,后来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自学医术,几年后便在当地小有名气,治好了不少病例。

“那时候人家都说,乙肝特别难治,很多人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都治不好,你要是能把这个病治好,才叫真有本事了。”刘长清说,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钻研乙肝治疗,经过13年的自学和摸索,终于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找出了一种用中药外敷与内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从此后,不少当地的乙肝患者都去找刘长清治,效果也不错。 2005年,在当地人的介绍下,刘长清到合肥申请发明专利。 2006年,刘长清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该专利名为“治疗乙肝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为CN200510041057.7。

该证书内容显示:“本发明中药通过外敷的治疗方法,对乙肝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早期肝硬化腹水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之作用”,并列举了治疗的36个病例,“治愈并未见复发,可以参加正常的体力劳动”。

刘长清介绍说,多年来,他治愈过不少病例,也有外地包括外省的患者慕名前来,但最近几年治的就少了。 “我是‘赤脚医生\’,没行医资格证,干这事违法,前几年还被县里的卫生部门查处过。”刘长清说,这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在“地下”活动,自己也感觉很无奈。

“我现在已经66岁了,不可能再去考什么证书了,但这个发明专利应该传下去。”刘长清说,他希望本报能帮他呼吁呼吁,找到合适的个人或单位,将这个发明专利转让出去。

安徽省农村地区,很多人都有刘长清同样的烦恼。贵池区牌楼镇佳山村四建组的赵光祥,2005年就获得了名为“罩袋式沼气池”的发明专利,其申请专利号为 CN200420025017.4。该专利说明书显示,该项技术比一般的沼气技术更 “安全方便”,“同时还因降低施工难度,从而大大降低沼气池造价。 ”

“没办法,7年了,我这项专利无人问津。”赵光祥目前人在浙江,他在电话中说,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搞发明,最后成功了,也把钱花完了,自己还要靠外出打工养家糊口。

“为了推销我的专利,我找过不少部门和单位,他们要么说没钱,要么说没兴趣,根本不理睬我,我是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让专利在家‘睡大觉\’。 ”赵光祥说。

刘长清也曾与一些国营或私立医院联系过,但对方一旦知道他没有行医资格证,立即扭头就走。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农村地区,就全社会而言,发明专利转化难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专利转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专利转化制度不完善,造成了部分专利的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一些专利自身存在技术缺陷,实用性不强,转化的商业风险也极大。

有读者朋友或企事业单位对他们的发明专利有兴趣的,可与本报联系,了解详细情况。本报也将继续关注这些草根发明家的未来之路。

本报记者 曹荣

新闻推荐

石台一对年轻夫妻唱响爱之歌丈夫17年悉心照料病妻

在石台县小河镇东庄村,村民都耳闻目睹了一对年轻夫妇的感人故事:那就是村民李国正在6000多个日日夜夜里,竭心尽力呵护妻子,不仅挽回了妻子的生命,还帮助妻子康复。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8月12日晚间...

石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