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幅对联说开去
[文史杂谈] 石台 焦目祥
一进入石台县崇实中学校史展览馆,就好比走进了一部底蕴极其深厚的史书。我在这所学校工作已有十余年了,每进一次校史展览馆,都能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都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徜徉于历史长廊,仰望先贤的教育思想。犹如漫步于“天上的街市”,两旁的橱窗里陈列着无数的珍奇。文庙(老崇实中学的教室)大门的两旁,贴着这样一幅对联:“学生是老师底老师,社会是学校底学校”。这一发现,让我流连忘返,令人惊叹。
“底”通“的”,鲁迅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文章中就是这么通用的,说明这幅对联出现在那个年代。而那个时代,绝对是个“师道尊严”的时代。而我们崇实中学的前辈先贤在那样的环境中,居然提出了这样极具前瞻性的观点,理顺了教育的关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令人击节叫好,实在是了不起啊!
这幅对联,越看越耐看。它揭示了两个重要的教育关系: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一内一外,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这幅对联所揭示的师生关系,完全超越了这种现代的师生关系。要知道,这是九十多年前提出来的,你不觉得震撼么?
这幅对联如此前卫,是不是哗众取宠,纯粹为抓人眼球的呢?当然不是。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教材没有办法事先统一规定,也没有中考、高考这个指挥大棒的挥舞。学生到学校来是求知的,求什么、知什么,老师得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学生是什么样的认知水平,有什么样的接受能力,老师得向学生了解才能把握,从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教学。此时,学生就是老师的老师,师生在宽松的校园环境中,是相对自由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崇实中学贴出这样的一幅对联,不是做做表面文章、装饰一下门面的。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当时崇实中学所在地石埭县,交通不便,经济凋敝,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以孙梅轩、桂承之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创办了崇实中学。他们始终遵循“敦品励学”的校训,大力提倡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强调学以致用,采取办学形式多样并存、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等措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自1920年开始,学校开始招收男女新生,打破了“男女不同校”的传统;来校报名的学生学识程度参差不齐,根据学识水平重新编班,真正做到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还根据需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女子染织班、男子农桑班等等。
为展示办学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学校自1920年以后的连续三年内,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恳亲会”,邀请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参加,由学生当众表演在校学习心得和技能。
在来宾座位对面架起黑板,摆设十张课桌,出席学生八至十人,请来宾从课本中抽题命考,将考题写上黑板,时间限定五分钟,学生当场写好答案交卷。作文一科,则规定在十分钟内写一篇百字左右短文。所有答卷一律交来宾评阅,以考察学生实际学业成绩。学生表演,有书法、图画、讲演和讲解地方志(包括对本县名胜和特产的介绍和说明);集体表演,有歌咏和团体操。同时在开会期间还举行学生成绩展览,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本、习字本、图画本和手工艺品,分门别类地列在展览室,任来宾参观和批评指导。这种别开生面的“恳亲会”,深受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的赞扬。从而落实了那幅对联的下联:“社会是学校的学校”。从此,崇实中学校誉腾飞远播,吸引了周边的莘莘学子慕名前来就学,学校走上了辉煌发展之路。
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的,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千丝万缕。学校和社会相互促进,学校的办学行为要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当下的社会,作为社会与学校联系最为紧密一环的学生家长,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成为最大的矛盾体。一方面,将学生送到学校,交由老师全权去教育教学管理,神化了老师;另一方面,眼睛紧盯着中考、高考成绩。这个结果必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乐”家就不必说了,皆大欢喜;“愁”家就对老师品头论足,甚至非要贬得斯文扫地不可,这又庸化了老师。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有苦说不出。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无可非议。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迷茫:人民满意什么样的教育呢?那么,不妨多品位品味这幅对联吧!
学生是老师的老师,社会是学校的学校!
新闻推荐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听见办公室的同事在说:“刘家老太太真不错!是个讲诚信的人。 ”“嗯,这年头难得有这样深明大义的老太太了,得亏了她,要不,又是一笔难讨的贷款了! ”另一位同事说。听她们...
石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石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