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遭遇电信诈骗的受害人,最关心的是被骗的钱款能不能保得住、能否及时追回,池州警方回应关切、积极应对——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安徽日报 2016-09-14 00:0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江骏

拦截电信诈骗276起,阻止汇款金额588万元;止付涉电信诈骗汇款107起,挽回经济损失346万元;电信诈骗发案数和经济损失数同比双下降……池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今年3月中旬成立以来,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成效显现,先后两次受到省公安厅的通报表扬。

想方设法为受害人挽损

6月9日,池州市贵池区居民吴某向警方报案,称其被电信诈骗分子骗走6.1万元。池州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立即指令贵池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展开侦查、止付等工作。办案民警通过缜密侦查和对受害人汇款的资金流向调查,发现吴某银行卡内的6.1万元最终被转入上海一家保险公司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获此线索,民警赶赴上海经反复协调,将被骗的6.1万元全部追回。

池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成立后,通过建立防范打击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反应联动机制、规范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工作程序,有效提升了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能力。由于诈骗案件随时有可能发生,反电信诈骗中心成员实行全天候工作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电信诈骗案件,按照联动机制的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通报到相关单位,互通信息,协同配合,开展拦截、止付、挽损等工作。对于有条件的案件,不论涉案金额多少,坚持一追到底,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人损失。

不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5月20日,东至县的一女士接到冒充公检法的电话诈骗。反电信诈骗中心获悉后,立即通报东至县公安局。办案民警发现受害人的手机一直正在通话,遂将编写好的防范电信诈骗的短信发送给受害人,但始终没有回复。办案民警找到受害人家属拨打其电话,但依然不予理睬。另一边,电信诈骗分子始终保持与受害人的通话,而受害人已经从家里拿出20余万元存款准备汇往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上。就在此时,受害人的手机突然停机了。 20分钟后,受害人手机恢复正常并第一时间接到警方电话,才知被骗。原来,民警为了阻断骗子的通话,协调当地通信运营商对受害人的手机进行了短暂的强制停机,并赶在骗子之前联系上受害人,阻止了20余万元存款的汇出。

电信诈骗得逞与否,关键在于拦截阻止住受害人汇款。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中,池州市公安局摸索出注重区域作战的工作思路,全市公安机关打破各自为阵的格局,当接到电信诈骗警情时,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协同作战,上下联动,民警与电信诈骗分子 “拼速度”,不让其有可乘之机,最大限度地将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率降到最低。

形成防范打击整体合力

8月18日中午,池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获悉贵池区一名群众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立即通报贵池区公安分局开展工作。办案民警发现,当事人始终与电信诈骗分子进行高频度通话,并对民警拨打电话、发送提醒信息不予理睬。民警遂向当地通信运营商申请强制停机,并于20分钟后申请复开后,立即拨打当事人电话,但当事人仍不接听,几分钟后再次处于通话状态。在此情况下,民警又先后3次向通信运营商申请对当事人电话强停、复开,拨打电话上百次,发送短信数十条,一直到当晚9时许,当事人终于接听了民警的电话。经民警耐心劝说,成功止付了一笔不菲的存款。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需多头发力、合成作战。池州市公安局注重与通信运营商、银行、金融等单位的联动,在严厉打击整治伪基站、制作传播改号软件等不法行为的同时,广泛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协调全市银行营业网点开展提示性宣传,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发送防范电信诈骗公益短信,协调广电部门播放防骗公益广告,并联合新媒体平台推送专题防范宣传文章,着力营造浓厚的反电信诈骗宣传氛围,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防范电信诈骗意识。

新闻推荐

【竹海】泛舟立潮头——记天华镇马庙村创业能人朱端全

行走在天华镇的大道小径上,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满山遍野的毛竹,即使是初春时节,依然苍翠欲滴、修直挺拔。远远望去,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恰似一片竹的海洋。“当初决定办毛竹加工厂,就是看到家门...

东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