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建民自古以来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张溪人种庄稼都是用
□佘建民
自古以来,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张溪人种庄稼都是用农家肥,打湖草就成为农民每年农事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频繁水灾,使张溪河两岸湖土肥沃,湖草丰盛,人们每年就用这如茵的湖草沤作庄稼的肥料。每年吃过清明酒,早稻种子一下田,人们就相继来到一望无际的湖场上,开镰打湖草了。打湖草的主要工具是镰,镰是一种非常锋利的刀,形状像镰刀一样,只是镰更薄、更轻,平时脱柄收藏,用时在镰孔内安装一根2米多长的柄,柄子与镰面的夹角在150度左右,镰柄安装的倾斜度、镰口的锋利度直接影响打湖草的效率。
打草时,人们将镰柄末端用胳肢窝夹紧,两虎口向上,握住柄身,将镰端平,使镰面贴近并平行于地面。两脚站成丁字形,身体迅速向一个方向转去,使深埋在草丛中的镰也向这个方向扫去,湖草随即应声倒下,面前就出现一排半圆形排列整齐的湖草。镰不停地扫,草不断地倒。镰扫草的“喇喇”声既像老牛吃嫩草,又像织女撕绸布。在蓝天白云下,在寂静的湖场上,显得清脆悦耳,格外动听。当镰扫了三四次,湖草倒下三四个半圆后,再向前跨一步接着扫镰,也可一边快扫,一边渐进。不一会儿,身后就倒下一大片排列有规律的“半圆”。
打湖草看似轻松,可技术要求相当高。初打湖草的人,由于草镰端不平,力不匀,镰不是向下钻,插进湖土里,就是向上飘,扫不着湖草。只有镰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草和镰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能掌握诀窍,运用自如。
农民们打湖草,一般是上午打,下午运。因为下午湖草中的水分有所蒸发,草的重量减轻了。他们先用铁叉顺着湖草排列的顺序,将它们堆成一个个小堆,再用扁担夹栏挑,或用牛车板车拉。有时一上午打的湖草,一下午还运不完。
他们把鲜嫩的湖草撒进水田,第二天将草深翻到田泥里。当湖草在泥水里腐烂后,田里的水和泥都变黑了,田边散发出阵阵泥草的腐烂气时,人们才开始作田、插田。秧苗在这黑水乌泥中活得快,易发棵,生长旺盛,结出的稻穗长、籽粒饱,无瘪叶,产量高;做成的无公害有机米饭吃在嘴里,香在心里。
也有的将多余的湖草晒干垛堆,留着插晚稻时再用;还有的将湖草铺在旱地的禾苗间,既能肥沃、松软土壤,又能防止地里水分蒸发,阻止杂草生长,真可谓是一举数得。绿色宝贝被农人们运用得草尽其才,恰到好处。
新闻推荐
□ 黎小强从老家曹家闸出来是条土路,两边是大片的田块,左边抵达张溪镇政府到汪坡、洋湖、葛公的公路,前方是前杨、后杨村,右边就是张溪河大坝,围子外大概这样得名。我始终觉得围子...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