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月变迁,阅读情怀弥漫着时代的味道。阅读空间变得越来越广,阅读更加多元化,回望70年,看一看 相伴我们的阅读生活

淮河晨刊 2019-09-27 07:53 大字

读书永远让人们保持着宁静致远的心境,也始终砥砺着奋发有为的情怀。70年来,随着岁月的变迁,阅读的情怀在不同的空间和载体中弥漫着各自时代的味道。这一抹抹书香,让我们共同见证。

40后、50后书籍贫瘠的年代,充满对知识的渴求

早上8点,吃完早饭的何阿姨靠在躺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拿着放大镜对着《淮河晨刊》,逐字逐句地阅读。读到兴起时,何阿姨还会读出声。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我来说,小时候能接触到的书籍真是少之又少。那个年代,别说读书,就连温饱都是很大的问题。”何阿姨回忆道,“不过幸运的是,18岁那年,我被安排到农场工作,其中有一名同伴随身携带了几本书。没事的时候,我就找他借书看,最爱看的的是一本诗集,才真正意义上领略了读书的乐趣。”

也正是在这几本书籍的影响下,何阿姨才爱上读书看报。“以前是书少,能阅读的地方少,现在不一样了。前几年,我还能走得动,我还会去图书馆。现在老了,走不动了,就在家读读书看看报纸。”快80岁的何阿姨说,报纸最具时代性,报道的都是最近发生的新鲜事。不看报纸,就会跟时代脱节。她从《淮河晨刊》上看到蚌埠发生的大事小事,也非常感兴趣,期盼云轨开通后去体验一下。

50后江先生,1969年参军,1972年退伍后,成了一名工人。虽然工作有了收入,不过那时候没什么新书出版。

“虽经历过动乱时期,但赶上了恢复高考、国家改革开放这样的大变革。为适应时代的变迁,获取更多的知识,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江先生说,十多岁的时候,家里的藏书几乎没有,可看的书就更少了,一般也就是看看《参考消息》。但是,还是有阅读的需要,尤其是年轻人。抄文学经典在当年比较流行,如《唐诗三百首》、《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在青年人中间流传起来。

“我现在还保持着在图书馆借书、读书的习惯。能捧着一本纸质书读,闻着淡淡的书香,是一件很欣慰、很惬意的事情。”有着那个年代的“读书”熏陶,江先生坦言,自己更偏爱深度阅读,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做上批注,甚至会写上感言。

60后、70后改革开放后,知识的大门渐渐打开

“1970年中期,我还在读小学,当时的物质条件相当贫乏。”60后吴霞说,幸运的是,当时的她已经可以读到四大名著一些经典书籍。

“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在我的阅读记忆中,鲁迅的作品印象很深刻。它对我的世界观形成有了很大帮助,也引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吴霞回忆,当时的书店几乎是人们购书的唯一渠道。想自己买书,是在1983年。她用自己的工资买了《史记》,价格好像不到20元,但在当时都是很贵的书。后来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如今一直在书架上摆放着。

上世纪70年代初,仍是书籍奇缺的年代。“记得儿时,图画配以简略的文字解说的小人书,就是我们最喜欢的‘精神食粮’。《小兵张嘎》和《西游记》的故事,相信很多同龄人都不陌生。最初接触的神话故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牛郎织女”。上初一时,古龙、金庸的武侠书流行起来,有时候会和班上的同学偷偷地看。到了高中,就看三毛、琼瑶的散文、小说。”1975年出生的王梦说,虽然物质匮乏生活单调,阅读却像一股文化清流,润泽和滋养着亟待浇灌的干涸心田。学校的阅览室,让她接触到了爱不释手的书,《简·爱》《安徒生童话》和《聊斋志异》,看得她如痴如醉。随后,便是港台小说影视剧开始涌入大陆,一时间,金庸、琼瑶的书在校园里都传遍了。

夜晚,有很多人和王梦一样躲进被窝打着手电筒,宁可一夜不眠,也不愿错过在书中领略大侠的铁骨柔情,或是看那些不食人间烟火、你侬我侬的爱情童话。

80后、90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满足多样阅读需求

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日益满足读者对阅读的需求。

“2000年以后,我们获得图书的渠道更多了。随着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各类网站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网络阅读的世界。时至今日,手机、kindle成为不少人习惯使用的阅读载体。人们想要获取信息、知识,已不再局限于用眼睛去看而获得,通过各种手机APP听书也成为一种时尚。”90后张华月说,我们这代人的阅读服务方式更加灵活,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并存,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相互补充。”

“如今,书店、图书馆里的图书种类越来越丰富,网上购物也越来越方便。”蚌埠市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这两年,图书馆的自修室几乎每天都爆满。除了成人阅读,少儿图书馆的建立以来,引进了一批优质的教育图书,优秀的儿童绘本,引领了亲子阅读的风潮。

80后王海,在蚌埠市图书馆工作多年。“我们这代人对阅读环境和阅读体验的要求更高,对阅读氛围、阅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强化,更期待专业文化服务机构的优质阅读服务走进家庭和社区。”

00后轰炸式信息获取,徜徉知识的海洋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将海量图书资源下入手机中,如果不愿意下载,在线阅读也能实现。

00后和90后两代青少年虽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更多。00后正处于“海量”信息年代,与过去“书荒”年代相比,选择空间更为广阔。

生长于数字阅读快速发展时代的00后,闲下来时捧一部手机看书,一旦遇到对胃口的书,站公交车上都是在聚精会神地看;在咖啡香味四溢的书吧,翻开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籍,与书香相伴……“心静的时候愿意看纸质书,躁动的时候就只能翻翻手机获取一些时效信息。当然,我的大部分阅读时间还是在手机上,下载阅读APP,或者是下载移动阅读图书馆,海量免费图书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

阅读是大一新生乔雨菲除了跳舞、看电影之外的最大的兴趣。

“00后习惯手机和网络等更为快捷的阅读方式,似乎也更加符合这一代孩子的阅读需求。”一家书店的工作人员介绍,玄幻、奇幻、魔幻、科幻、社科图书和漫画都是00后喜爱的内容。

“我印象深刻的一本书是《小王子》,是在2017年读的。那时,为了让我能更好学习英文,在线下载几本英文读物,《小王子》就是其中之一。”乔雨菲说,圣埃克苏佩里用平实的笔触,把她带入那个神奇的世界。00后张浩然说,轰炸式的信息获取,让他们这代人能够自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但同时带来的是,很多00后没有筛选能力。比如00后的阅读接触面更广,但对古典、经典之作的笃信可能不如前几代人。

新闻推荐

退役军人倪凯: 用心用情做好社区工作

没有什么路比从军的路更能磨炼人的气质,没有什么学校比军队这所大学更能培养造就人。五年的军旅生活让倪凯养成了不...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