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出路不在于“禁”而在于“用” 路言
今年桐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线,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提升率为目标,加快技术进步,完善产业体系,加强政策支持,多举措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安庆晚报》11月27日)
从时令上讲,此时正是庄稼收获的时节,从北到南的农田里,随着庄稼的归仓,那些留下的植物秸秆何去何从,成了我们时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关于秸秆的去向,我们的共识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烧了之。严峻的环境问题摆在那,同时又有严明严厉的禁燃条令,在现实语境下,秸秆禁燃无异于一条高压线,故意燃烧者要受到法律处罚,禁燃不力的官员要被问责。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秸秆的禁燃并没有完全成为现实。这在加剧空气污染之时,也让某些人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秸秆一下子也就让人头痛起来。
桐城市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的做法不由得让人眼睛为之一亮。那85%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当地的秸秆去向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对于作物的秸秆,他们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方式加以处理利用。譬如说对于稻草的利用,采用的是加工成草绳,用于绿化及工业产品的捆扎,既环保又实用;将树皮与作物秸秆有效混合,制作成全新的环保燃料,成为新能源的一种,供不应求;同时积极推广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以及秸秆还田等。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秸秆的利用与去向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效方法。
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燃烧问题,出路不在于“禁”,而在于“用”。也就是说,要为诸多的农田秸秆找一个环保的有效出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理念的深化,我想在其利用上,除现有的利用方式外,肯定还会找到更多更好的利用方式。科技引领社会发展,科技也必将为一个让人头痛的秸秆找到更多更好的出路,而真正地让秸秆变废为宝。
新闻推荐
在《风吹乌桕》中,陈俊在文化寻根的旅途中,以诗意的审美感受,行走在阐扬生命的小径上,于触境生情中游目骋怀,构建自己的精神小圃,同时又不乏耐人寻味的理趣美。文字皆缘情而发,陈俊的至性,源于他少小游嬉...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