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杂树杂草变废为宝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11-13 09:18 大字

今年上半年,怀宁县黄龙镇丰园村里办了个草包厂,专门收购芭茅、郫树、玉米秆,粉碎过后通过加工做成100多斤一个的大草包,年生产草包近500多吨。听说,这些草包发酵后专门作养鱼饲料,还远销广东、湖南等地呢。

在村民赵金富看来,这个草包厂办得好,好就好在能变废为宝。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液化气,山上路边、房前屋后的各类杂树杂草长得很茂盛,也没有人去清理。特别是乡村公路沿线树杈长得高,开车视线受影响,搞不好就出交通事故。每年政府搞“三线三边”环境整治,都要花钱请人清除杂树杂草,老百姓自己不动手,总指望政府来清理也不是个长久的事情。现在,这些杂树杂草能二次利用了,村民们主动提供原料,厂里当场付钱。真是老百姓得了实惠,政府也省了心。

还有农作物秸秆,以前都做牲口草料,现在家家户户都不养牲口了,那些种田大户的秸秆送给人都没人要。要是赶上过去“三夏”抢收抢种的季节,来不及处理就都偷着烧掉,还造成了污染。现在种田大户们可不会一烧了之,卖给草包厂既能处理掉多余的秸秆,还能额外赚一笔钱,这多好呢。

要是这个厂发展得好,赵金富准备明年叫他的儿子儿媳也别出去做生意了。听厂里老板说,他们要引进一种适合作草包原料的草种在村里种植,并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草包厂的发展规模。村里山场多,种草条件好。这几年,儿子儿媳也存了几个钱,可以当做本钱,叫他们回来商量商量种草的事,按照目前这个势头肯定赚钱。不光是他家,村里人都有这个打算。

檀志扬李光旭

新闻推荐

肥料小企业主呼吁:政策调整应兼顾小企业利益

■ 本报记者胡明兵企业刚刚有点起色,产品刚刚打开销路,却面临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要投入巨资更换生产设备,这让怀宁县的一个小型农资企业主苦不堪言,他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在出台政策时,能考虑企业...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