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睡资源”动起来
■特约记者 汪传明
宣州区是全省20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自2010年开始率先启动了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澄江街道花园村成为“安徽股改第一村”,敬亭山街道巷口桥村顺利完成了“股改”试点任务。目前,区股改办正组织力量对2016年度完成“股改”工作的村、社区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改革不走形、不变样,力争到2018年全面完成所有村(社区)“股改”任务,旨在让农村“沉睡的资源”尽快流动起来,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典型引路 循序渐进
2016年5月20日上午,宣州区召开了“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动员会”,吹响了全区上下进军“股改”工作的冲锋号角。
会后,各股改村(社区)纷纷前往花园村、巷口桥村登门求教、虚心取经,对“股改”工作操作流程、重点环节和方法步骤等有了较为全面理解与把握。与此同时,区“股改”工作领导组及时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联络人,乡村两级均成立了相应组织,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区股改办紧紧围绕“经验可复制、成果可检验、改革全覆盖、群众可受益”的目标要求,通过举办业务培训会、开通“宣州股改微信群”、发放致农民群众“一封信”和印发股改业务“一本通”等形式,并深入到相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业务指导,着力加快全区“股改”工作步伐。
攻坚克难 稳中求进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话说:少数基层干部对“股改”工作心存疑虑,主要有“三怕”:一怕“麻烦”,二怕“失败”,三怕“失权”。
困难不能成为推进“股改”的障碍和阻力。宣州区始终围绕“五个原则”、“六项重点”和“四步走”工作要求,抓主抓重、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稳妥推进。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份设置、股权管理、规范运营、收益分配等为主要内容,狠抓资产折股量化、合理界定成员身份、民主商定股权设置等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做好集体资产清查等基础性工作。针对“股改”过程中出现的成员身份界定难这一问题,严格按照公告、登记、审核、公示、档案管理、上报备案等程序开展,力求做到边界明确、不错不漏、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寒亭镇高度重视“股改”工作,坚持“全域推进”,全镇7个村和1个社区均按照规定步骤,完成改革任务。
活权赋能 加速推进
改革要落地,不能“空转”。如何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不变成“空壳子”、农民不拿个“空本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关键之举。
宣州区把推进土地股份合作作为落实和细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入推进农村“股改”活权赋能的有效载体,放胆放手、加速推进,并相继涌现出一个个“敢于吃螃蟹”的典型。如水东镇稽亭村通过争取中央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加上自筹资金,累计投入450万元,建设皖东南木榨油文化展览馆,作为“水东大景区”项目入股旅游开发公司,“股改”红利全体村民享有;洪林镇棋盘村采取“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和土地股份合作的方式,大力发展火龙果、草莓、猕猴桃、蔬菜等特色经济,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养贤乡积极探索“股改”新路,采取乡镇牵头统筹,山河村、仁义村等通过跨村联合开展股权合作方式,大力发展生态青虾养殖业,让村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股改”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正是由于十分看好农村“股改”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养贤乡、洪林镇、孙埠镇等乡镇自我加压、主动请缨,要求年内完成本辖区内所有村(社区)“股改”任务。该区还把推进“股改”工作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五个一批”,即有效盘活一批存量资产、合理开发一批集体资源、积极开展一批经营服务、充分利用一批投资创收和支持发展一批物业经济的办法,确保2017年所有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中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收入达10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记者钟伟“要想草莓收成好,必须做好田间管理,用心栽培,还要在经营中持之以恒,坚持诚信为本。”3月16日,在自家草莓大棚里,胡长有一边指导村里草莓种植户,一边分享自己的致富经。记者了解...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