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让乡村文化“活”起来 □本报记者 马金 通讯员 宫瑞 王聪颖

淄博日报 2018-05-25 09:56 大字

临淄区朱台镇鹧鸪戏艺人走进高阳小学传授技艺乡村振兴,文化为魂。近年来,在齐国故都临淄区,村级博物馆成为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非遗文化在青少年身上得以传承,文化惠民工程激发了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公共文化资源不断向临淄农村倾斜,不仅美了乡村环境,也富了群众脑袋,乡村文化根脉得以延续,乡风文明不断出新。

村级博物馆留住美丽乡愁

耕作土地用的“东方红”拖拉机、提水灌溉用的“鸳鸯罐”、生产运输用的木轮小推车……“五一”假期,在外工作的张建波回到老家临淄区南金村探亲,期间特意参观了南金农民博物馆。馆内陈列着的一件件老物件儿,唤起了张建波脑海里的乡村记忆,他举着手机,“咔咔咔”不停地拍着照片。

“没想到这里竟有这么多‘宝贝\’,看着这些旧时农具,被先辈们的勤劳智慧深深感动,当年那股子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令人振奋。”张建波很是感慨。

这座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由南金村农民自发组织筹建。“这里藏品超过2000件,基本囊括了鲁中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各个方面,浓缩了南金村600多年的变迁史。”说起博物馆的情况,该馆负责人段晓环如数家珍。

一座村级博物馆,一个时代的乡愁记忆。目前,临淄区已建成类似的农民博物馆、村史馆50家。在西单村,村史馆内一件件锈迹斑驳的农具,记录着西单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历程;在西古东村,古城村史馆在有300多年历史的崔氏民宅基础上建成,展示着我国北方典型民居特色;在许家庄,北海银行地下印钞厂旧址上建起了一处红色展馆,诉说着革命英雄的红色故事……

在临淄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局长宋爱军看来,农民博物馆、村史馆不仅是对农村生产发展、生活演变的记述,更是让村民产生认同共鸣和情感共融的载体。

鹧鸪声声传承非遗文化

“鹧鸪声腔醉八仙,交口传唱数百年,梨园丛中一枝秀,今逢盛世更红艳。”作为唯一一个由村传承的剧种,2011年,临淄区朱台镇上河村鹧鸪戏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老艺人们的相继去世,人员断代危机的出现,演出场所、经费的缺乏以及老剧目的遗失,鹧鸪戏的保护迫在眉睫。

“寻找演员是很困难的,鹧鸪戏是交口传唱的,按谱传唱总是唱不出那个味道来。”上河村鹧鸪戏研究会剧团团长张文峰说。

为保护和传承鹧鸪戏,朱台镇政府把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四楼改造成为了演员的排练场地;投资500万建成了鹧鸪戏楼、鹧鸪戏展厅;提供资金补贴,鼓励组织鹧鸪戏下乡演出。此外,临淄还将鹧鸪戏纳入当地中小学地方特色校本课程,聘请鹧鸪戏艺人每周三下午在高阳小学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孩子们发现鹧鸪戏之美,推进鹧鸪戏在当今青年一代的传承。现如今,鹧鸪戏团中年龄最小的演员才14岁。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传承发展,相信在国家战略引导下,鹧鸪戏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说起非遗文化下一步的发展,张文峰信心满满。

目前,临淄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通过建立非遗项目保护机制,注重产业扶持等方式,像鹧鸪戏一样,蹴鞠、阁子里芯子、八仙戏、临淄花边等非遗文化都得到了较好传承。

惠民工程繁荣文化生活

初夏时节,走进临淄区金山镇杨上村的农家书屋,一排排整齐的书橱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一摞摞图书,涵盖了农业科技、健康保健、励志故事、少儿文艺等。

“我们的书屋全天开放,村民们随时可以来,书屋就像村里的‘知识学堂\’,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切实体会到文化与知识的魅力。”杨上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王怀珠说。

文化书屋是临淄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头戏之一。近年来,该区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硬件设施上,实施了“文化设施”全覆盖,着力提升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百姓大舞台、农家书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在软件环境上,实施了“文化活动”全覆盖,创建“暖心”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包括一村一年两场戏、戏曲进校园、临淄之夏、“情沐齐风”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

目前,临淄区共提升综合文化站8个、农村文化大院275个,数字化升级农家书屋414个,新建百姓大舞台91个,文化阵地建设日趋完善。

“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极大丰富了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乡风文明的传播,有助于将乡村建设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也发挥着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积极作用。”临淄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国爱梅说。

新闻推荐

和平街道 做好人才“加法”服务发展大局

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人才是关键。近日,张店区和平街道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坚持...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