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一中“管理提升年”系列报道(中) 名校育名师 名师铸名校 □本报记者 崔葳 通讯员 韩卫东 吕海明
今年,桓台一中以“名校育名师,名师铸名校”为指导,通过构建教育共同体,打造优质课堂,实施教案学案一体化等措施,升华教师境界,优化师资结构,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引智:搭建三种培训模式
“青蓝工程”是桓台一中多年坚持的新老教师结对提升工程,但是,囿于一校之内影响了新思维新理念的进入;聘请专家讲课,也是感性认识多,实践操作少,培训效果浮于表面。
积极走出去寻找教师培训的新途径,去年该校先后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名校对接,初步确定了三种培训模式:一是蹲点式学习,二是成立两地四校合作共同体,三是走出去实行对口帮扶。
蹲点式学习,桓台一中老师当的是“学生”。今年初,一中派出三批27名教师,先后进驻北京育英学校,全程参与学校教学和海淀区教研活动,带着问题去比对,形成经验细总结,思维碰撞出火花。
“淄博——天津两地四校合作共同体”于3月28日正式启动,天津静海一中、大港一中与沂源一中、桓台一中四校展开全面合作,当天分组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共同体定期举行活动,一中老师与其他三校教师是“同学”,通过“同课异构”、“同题共议”等形式,融合不同风格教风,体会不同教学策略,激发教师教学反思。
走出去对口帮扶。今年4月桓台一中与贵州龙里中学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该校教师今后将分批次到龙里中学指导,在当“老师”的过程中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再反思、再总结,再提升,自我加压,凝聚精华,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
凝智:全力打造优质课
在桓台一中,优质课评比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活动,校领导关注,教师更关心。
近年来,桓台一中教师在各级优质课评选中成绩喜人:3人次获全国优质课特等奖和一等奖,21人获省优质课一等奖,有36人获市一等奖,获奖人数在全市名列前茅。2014年山东省物理优质课评选在桓台一中举行,一个重要原因是连续两届淄博市物理优质课评选中,一中教师都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优质课评选,学校重成绩,但更重过程。”桓台一中分管副校长逯志平说:“准备一堂优质课,是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的过程,涉及对教材的研究、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要有创新有亮点。这个过程中碰撞出的智慧,最终都会落实到一中课堂上,落实到因材施教、分类教学中。”
不仅是优质课,在桓台一中,教师的个人发展是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的。
五年内争取30%的教师达到国家、省、市和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优秀教师水平;支持省市级名师和名师人选在省教师教育网、市教师研修网建立名师工作室;五年内争取10名教师评为省市级名师人选、名师和特级教师……实现这一目标,正需要从一堂堂的优质课开始来完成。
用智:教案学案一体化
推行“教案学案一体化”,形成一个最优质的教学案,保证让每一名教师上的都是优质课,是桓台一中解决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重要途径。
“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形成过程,首先是由老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带领新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拿出一个教学案,放于教学组内接受全组教师讲评,集中建议修改完善教学案。各班教师再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微调,用于课堂教学。同时,辅助以公开课,每周每年级每学科都要安排一节公开课,接受同学科教师观摩指导,从而在备课至课堂落实的所有流程中,达到全程管理,过程监控,学校课堂教学始终保持螺旋式上升。
为此,桓台一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集教、学、研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实现教师之间在网络环境下的合作,为教师的自我展现、总结反思、交流互动提供了广阔丰富的空间。
这种情况下,桓台一中的教研氛围愈加浓厚,2013年该校教师有4人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6人获市级二等奖,4人次分别被评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市年度创新人物,12项成果获市第二届普通高中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一等奖。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