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解读百寿密码 □周京安 李文昌 翟骊骏
据笔者调查,淄川区现有百岁老人25名,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列全市各区县之首。其中年龄最大的108岁,有2名,还有一对百岁夫妻。
他们大部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生活自理,风采依旧。
现从25名百岁老人中,采撷几位风采矍铄的老寿星,与读者共享长寿之道。
李树模尹莲舫:勤俭豁达白首同心
这是目前淄博市唯一的一对百岁夫妻。李树模(男)101岁,尹莲舫(女)100岁。
谈起他们的长寿养生之道,李树模说:“我和妻子从小没过一天好日子,20多岁从河北老家来山东干煤矿,活脏活重不说,顿顿吃玉米窝头,连点油滋味也没有。解放后,矿工生活才有了改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觉得过去吃苦与现在长寿有关系。温室鲜花经不住风吹雨打。人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常锻炼身体才能好。”
老人爱好体育,篮球、足球、武术他都会。83岁那年,淄博矿务局由他带队参加全国煤矿系统老年体操比赛,创下佳绩。
“俺父亲和母亲晚年能有个好身体,这与他俩性格豁达,处事谦和有关。父亲在外和同事处理的关系很好,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同事热情相待。母亲也是个与人为善的人,凡事爱替别人着想,邻里关系处理得很融洽。有一年一位邻居生病住院,孩子年龄小无人照应,她就一边照顾病人,一边为孩子烧水做饭。邻居至今对她心存感激。”李树模的女儿如是说。
李树模夫妻心胸开阔,心情舒畅,无忧无虑,两人恩恩爱爱,相濡以沫,你帮我助,感情深笃。又有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是他们相守百年的长寿原因。
吕杨氏:活到老笑到老
你看她笑得多么从容!她的笑道出了一个百岁老人的由衷喜悦。她活的潇洒、乐观,高质量,让人羡慕不已。
102岁的吕杨氏,家住岭子镇沈家河村,如今已五世同堂,子孙40多人,其乐融融,羡煞旁人。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为抚养孩子,老人付出了多少心血。旧社会女人养家不易,老人受生活所迫,靠三寸金莲查遍了附近的山梁沟壑,抬石头、捡料石,风吹日晒、汗流浃背,从不叫苦喊累。这些经历也让老人炼出了一个好身体。现在年事虽高,但她一霎也不闲着,去年秋季,笔者探访时她正和儿媳在院子里扒玉米,笑容灿烂如经霜后的秋菊。
老人的儿媳张德兰回忆:“俺娘从小爱劳动,秋上麦上一霎也不闲着,帮了这家帮那家。蒸干粮、擀面条、做菜……现在这些活她做起来还很麻利。”老人有一个和睦团结的家庭,孝敬的儿孙们经常投其所好,陪老人聊天,买她爱吃的食物,带她出去玩。
老人平素生活有序,早起早睡,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身子,洗洗脸,漱漱口,然后再吃饭。不挑食,爱吃鱼虾。此外,她爱和人们一起拉呱、聊天,笑声不断,是个“乐天派”。老人能够健康长寿,这一条功不可没。
王玉美:巧手勤心利落晚年
105岁的王玉美,家住西河镇河南村。
老人从小很勤快,爱劳动,会做一手针线活,全家老小穿的衣服都是她自己做,从不找缝纫。她说:“自己做的衣服合适、切体,穿着舒服。”每年夏天她就买下布料,准备给家人做衣服。邻居知道她会做衣服,也登门求她做。她热情相迎,给人家做完衣服,让人家满意而归,从不收人家半分钱。她这种重义气,助人为乐的精神,使人非常敬佩!
除了勤快,老人的饮食起居也很有规律,早上天亮就起床,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洗脸刷牙,然后,到外边溜达溜达,散散步,8点以后吃饭。早晨她爱喝稀饭,吃面条。中午饭粗细混合吃,吃馒头也吃煎饼。晚上,吃些亦消化的食物,如米饭、烧饼等。
她讲卫生,爱清洁。被褥天天晒,衣服经常洗,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虽然年事已高,但没有一点老态龙钟的样子,这与她平时自身营养有关。
儿女孝敬,关心备至,在生活上精神上满足她的要求,这为她颐养天年提供了良好的长寿环境。
肖子英:好心态成就不老人
肖子英今年104岁,家居太河镇王子山村。
初见老人,很难把她的长相与104岁联系在一起。老人面色红润,嗓音洪亮,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记忆力也很好,待人热情,看上去也就是八九十岁。
说起老人的一生,儿子李德海连连感慨:“母亲一辈子太苦,对俺几个儿女付出的太多了,我没出生时,父亲就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们5个孩子,含辛茹苦,才把我们抚养成人!她一生勤俭节约,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留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孩子穿的衣服更是节约,老大穿的衣服不行了,补补再给老二穿,我们从小很少穿新衣服。现在生活好了,不缺吃,不缺穿,有钱花。她仍然教育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现在那些有困难的人。国家发生地震和大的自然灾害,母亲都叫俺积极捐款!”
吃过苦的人,最感到今日甜,也最珍惜今日幸福来之不易。“她是个好人,好人就能长寿,就有好报。”
老人性格开朗,心胸非常豁达。左邻右舍有盖房子,生孩子,办红白公事,她都跑在前面。因为爱行善,老人在邻里间口碑很好。同龄人亲热地叫她嫂嫂,晚辈们叫她奶奶。
她遇事想得开,放得下,不生真气,对人宽容、体谅,因此也获得了长寿。
刘杨氏:节食养胃天伦养心
102岁的刘杨氏,是岭子镇河洼村人。
老人生育了4个儿子1个女儿,现全家80多口人,堪称五世同堂,天伦之乐。每每看到贤孝的子孙们,老人心中都有着说不尽的愉悦。她经常感慨:“我辛苦操劳一辈子,没想着熬了那么一大家子人,真是晚年有福啊!”
老人一生爱劳动,46岁那年,丈夫因病而去。从此,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当时几个孩子还小,她又得操心吃,又得操心穿。家里几亩薄地仅够一家老小糊口,孩子上学等家庭花销,则靠她起早贪黑养猪、养鸡等收入。孩子逐渐长大后,家务上有了帮手,一家人的穷日子才有了好转。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上级号召适龄青年报名参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她毫不犹豫地叫儿子参军,不久奔赴朝鲜作战。在那个生死命悬一线的年代,她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境界,着实令人敬佩。
老人生活有序,早起早睡,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爱吃蔬菜、豆腐、鱼蛋,爱吃面食和煎饼,三餐规律,每顿饭只吃八成饱,她的理论是:“吃的欠一点有利于消化,不伤胃。”老人一直没有胃病,应与她注意饮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奉英:80岁也要徒步登泰山
王奉英今年100岁,住在般阳街道办事处开河社区。
老人耳聪目明,思维灵敏,说起话来似洪钟一样有力,拖地洒扫、烧水做饭等家务活也能信手拈来。她女儿李长秀总结:“俺妈身体好,平时很少生病,与她年轻时劳动锻炼有关。俺老家是山区,挑水、担粪是常干的活,她从小练就了一个好身板。在俺们儿女记忆中,家里推碾、推磨、摊煎饼等活,都是母亲做。”
老人爱活动,虽在城里住,但她早晚也想到外边散散心,溜达溜达。早起是她的老习惯,她说:“早晨空气好,不能睡懒觉,早起锻炼身体好。”她还爱旅游,80岁那年,儿子、儿媳、女儿陪她去游泰山。虽然山上有索道,但为了锻炼身体,她坚持自己爬上去。这种毅力使登山的人无不感叹。
老人生活平时很平淡,一日三餐,家里人吃啥她吃啥。豆腐、鸡蛋、鱼类、蔬菜,这是她常吃的食物,很少吃肉类。
老人还有个爱好——剪纸。这是她年轻时跟人学的。过年过节,有办喜事的,她就剪些窗花、花鸟之类的东西。年老了剪剪纸,即是乐趣,也是生活的充实,何乐而不为呢!
孙即芹:身心敞亮越活越挺拔
孙即芹今年100岁,家住昆仑中心镇大昆仑社区。
初见孙即芹老人,给人的印象是朴实、善良、亲热,说起话来总是带微笑,但透过她饱经沧桑的脸,可以看出老人一生吃了不少苦。
据老人的儿子张才福回忆:“俺妈生育了9个孩子,6男3女,父亲当年在铁路上干活,工资很低,每月只有30多元钱,为养活这十几张嘴,母亲只好夜以继日地种地、打工。”
老人爱活动,至今闲不住。平常她喜欢早晨起来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逢秋上麦上大忙的时候,她便帮儿孙们到大场里剥玉米,摘花生。老人爱干净,前几年没有太阳能,每到夏天,老人便白天在院子里晒上几盆水,傍黑了洗洗澡再睡觉。冬天只要有太阳,她就把被子拉出去晒得松软甜香。老人笑言,有一个干爽整洁的环境,身体和心情都能敞亮。
老人性格和善,心胸开阔,视街坊邻里如同亲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流行单干,土地归个人所有,她在红砂地里种着花生,秋上收刨时,邻居家小孩子见了,垂涎欲滴,她不等开口,先送几小筐让人家尝尝。以老人的淳朴之口,无论如何说不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个时尚词汇,但在她的意识里,给人家点东西,也快乐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正因为有颗敞亮的善心,老人才像不老松越活越挺拔。
王本贤:每天步行2小时
今年100岁的王本贤,是太河镇东余粮村人。
由于从小生长在大山里,老人干活、走路,天天围着大山转。“山”锻炼了他的筋骨,给了他一股硬颈。如非笔者亲眼所见,绝不信现在老人还手能提40斤一桶的水。
据他儿子王继刚介绍:“俺父亲爱活动身体,每天早晨坚持早起,起来就围着村外路走5华里,一个多小时才回来,洗洗脸,休息一会再吃饭。下午3点钟之后再走一次。”
老人至今健康状态良好,满面红光,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对人很热情,5个子女对他都很孝敬,在生活上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不惹他生气。
老人心态乐观,他告诉笔者:“人的欲望不能太高,现在生活多好,要知足常乐啊!每天有个好心情,无忧无虑,吃饭才香,睡觉才甜,人才能健康长寿。”作为一个平民百姓,老人对长寿有这么深的见解,令我们很钦佩。
老人还有一条长寿秘诀:做人豁达,对人宽容。他与世无争,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把金钱看得太重。“为人要正气、义气,你朋友才多,拥护你的人才多。”老人总结。他和村邻们处的关系很好,现在老人虽然离开老宅子,跟儿子搬进了城郊,很多老伙伴们却因为想念他,时常前来看望,家里朋友络绎不绝。这是老人平素为人的最好见证。
吕守珍:花香鸟语中的淄川第一寿
家居岭子镇抬头崖村的吕守珍,是目前全区年龄最大的一位百岁老人。2012年,她光荣地获得“淄博市百岁健康老人十佳”称号。
老人有4子3女,大女儿已经80多岁,最小的也75岁了,五世同堂,50多口人其乐融融。
老人一生能干、坚强、豁达、开朗,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她将家务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和村里乡亲关系也很融洽。“为人处事要多想别人,少考虑自己。”老人这样总结自己的邻里之道。秋上麦上大忙季节,农活集中,时间紧迫,她都督促子女早早忙完自家,去帮助劳动力少的人家。有几户曾受过老人家帮助的村邻,至今仍对老人的品行赞不绝口。
老人素爱清洁,自家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室内室外布置的整整齐齐。晚上坚持洗手洗脚再睡觉,夏天穿的衣服一天一洗,冬天被褥经常晾晒。院子里种的花草、果树,基本都是她亲自浇水管理。她的庭院三季长青,鸟语花香,一派晚年生活的悠哉与惬意。
老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子孙贤孝,轮番守在身旁伺候她。108岁的老人正心满意足,在鸟语花香间颐养天年。
新闻推荐
携款潜逃3年千里之外终落网 高新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抓获一名逃犯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