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能人优势和潜力,放大能人效应 博白汇聚“能”量力辟脱贫特色路
一个能人带动一个产业,脱贫有盼头
“能人+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近年来,博白县在脱贫攻坚中创新推行的能人带动扶贫模式,实现了“启用一个能人、搞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综合效应。
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的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入源,对贫困对象实行因户施策,探索形成了产业扶贫“三大模式”。
其间,通过贫困户自主经营模式,刘入源的公司将有意愿发展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扶贫贴息贷款吸纳进公司,折价(或优惠)为贫困户育种羊、做规划、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并保价回收。刘入源还采取“入股分红”模式,对无意创业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的放矢地提供两种合作方式:贫困户可将扶贫产业资金或土地折股资金注入公司,公司每年按注入资金的10%分红,合作期满后由公司一次性将扶贫产业资金归还贫困户;贫困户也可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注入公司,公司连续3年按注入资金的8%分红给贫困户,贷款期满后本息由公司偿还。此外,刘入源还通过“托管代养”模式,采取“联户寄养、利益共享”的办法,引导贫困户将种羊寄养于基地或养殖大户,由村委会统一监管,公司每年从中抽取1%左右的利润分红给村委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刘入源已带动博白9个镇11个行政村贫困户参与山羊养殖,发展养羊户500多户,其中贫困户300多户,实现户增收2万元以上,山羊养殖已成为该县的特色产业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18家公司参与***项目,通过发展种养业带领4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勇担责任,带动乡亲致富
脱贫攻坚伊始,该县众多的“土专家”“田秀才”“鸡司令”等乡土能人,勇担责任,积极组建各类农经组织,以“大手”拉“小手”,既实现了土地统一流转经营,又解决了合作社用工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实现了贫困户稳定增收致富。
博白县菱角镇荣和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荣和,在发展业务时向建档立卡户倾斜,采取“合作社+养殖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与贫困户签订产销合同,由合作社负责选种、孵苗,提供饲料、技术,并由合作社保价收购、屠宰、销售,同时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以此带领贫困户脱贫。目前合作社已与200多户建档立卡户签订了合同。此外,合作社还先后向菱角镇石柳村、柱石村、绿湖村的200多户贫困户赠送鸭苗1万多羽,投入20多万元维修石柳村周边公路,每年安排资金慰问周边村庄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并为石柳村委的规范化建设慷慨解囊。
据统计,博白县目前由乡土能人组建的各类农经合作组织已达1500个,带动贫困户16000多户。
聚爱心,助推家乡早脱贫
博白县的能人群体,不仅有“传、帮、带”的能力,更有“支、扶、投”的爱心。
在脱贫攻坚中,该县多次与本土经济能人对接,通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引导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家乡早日脱贫献出爱心。
在“大爱无疆·心动博白”2017年博白县扶贫慈善晚会上,各单位、经济能人纷纷捐款,共筹集善款6120万元,记录册上写满爱心:博白金地嘉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宋福桂捐款300万元,博白县华维物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廖晋泽捐款200万元,广西广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罗昌峰捐款200万元……
此外,县妇联举办“同一蓝天·爱在白州”公益慈善晚会筹款26万元;博白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开展的“温暖随行·青企相伴”系列活动共筹款56万元;博白微笑爱心协会举行的“真情守护·放飞梦想”慈善晚会筹资50多万元,资助困难生、群众5000多人……
据统计,截至目前,博白县通过各类社会人士筹集到的扶贫资金高达6000多万元。
(记者廖晓东通讯员庞海连)
新闻推荐
近期,一则所谓“奇葩案”在网络上引起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原来是一深圳男子王鹏因卖了两只自己养殖的鹦鹉,被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罪魁祸首”是两只小太阳鹦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