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弘扬雷锋精神传递道德力量, ———学习刘盛兰先进事迹座谈会代表发言摘要

烟台日报 2014-02-14 17:47 大字

昨天,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学习刘盛兰先进事迹座谈会,进一步颂扬刘盛兰乐善好施、捐资助学的崇高精神,号召和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刘盛兰为榜样,继续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把崇仁厚德的道德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建设蓝色、文明、幸福之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会上,来自市社会各界的9位代表发言,畅谈学习感受和切身体会。现本报刊登部分摘要,与大家分享。

招远将借机推动道德建设

招远市委副书记杨波

刘盛兰老人是招远市57万人民中的普通一员,老人此次荣获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在全国人民面前宣传他的先进事迹,这是整个招远市的光荣,也是进一步推动招远市道德建设的难得机遇。

刘盛兰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后,招远市文明委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向刘盛兰学习活动的决定》,计划通过开展学习刘盛兰活动,在全市进一步掀起“美德金都”建设的新高潮,进一步激发崇善尚美、修身养德的正能量,进一步推进“金都志愿365”、“金都楷模”评选表彰、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等各项工作。力争今年底实现“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全覆盖,使其成为招远市进行道德教育和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的坚强阵地。

下一步,招远市还以践行招远精神为主线,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和乡村文明行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推动全市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美德金都”建设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刘盛兰是“善”的典型代表

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赵新乐

在我个人看来,刘盛兰作为一个“善”的典型代表,集中诠释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回答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个人活着到底为什么?刘盛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归纳为给需要的人以帮助、给需要的人以温暖,让别人生活得更好。

二是回答了财富与幸福的关系。老人一生一贫如洗,却用他微薄的力量,毫无保留的给予别人经济上、物质上的资助,他不像某些人眼里的贫穷,相反他非常富有和充实,他的富有在精神和灵魂层面。

三是回答了做事幼稚与极致的关系。刘盛兰从70多岁开始,18年来坚持“捐资助学”,一直到有新闻媒体开始关注他、宣传他,他才为人所公知,这期间,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善事,是什么在支撑?是人生信念。

四是回答了体验与升华的关系。刘盛兰穷过,知道贫穷的滋味,所以即使拾荒也要帮助贫穷的人。他的人生体验是在贫困当中活下去很不容易。很多人也经过贫穷,然后对财富向往,而刘盛兰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苦过了不要在别人身上再延续,这是对人生的一种升华。

五是回答了一个人做与众人做的关系。他多年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持之以恒地做着一件善事。他这个善举实质上传递善的理念,他身边会有越来越多人受感动、受感染、受带动,也会像他那样关心别人、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

老人为四德工程树立榜样

共青团烟台市委副书记李政

刘盛兰老人十八年如一日,用朴实的语言和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崇仁厚德、大爱无价的深刻含义。他的行为既传承和发扬了“烟台好人”群体的精神,也为四德工程树立了榜样。下一步,团市委将在全市各级团组织中全面开展“向刘盛兰老人学习活动”。特别是要将学习活动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与“学习广秀精神争当青年榜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作为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坚持“学”与“做”双管齐下,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践行“雷锋精神”。

活动中,主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在全市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二是开展主题团、队日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学习刘盛兰事迹、深化雷锋精神。三是开展“快乐志愿、爱在烟台”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提供法律援助、信息咨询、生活料理、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环保宣传等方面志愿服务。四是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组织全市青年文明号,进一步提升团组织履职能力和水平。五是做好青少年典型的选树学工作,选树一批团员青年普遍认可、有较强影响力的新时期雷锋式先进个人和集体模范典型,在全市形成以点带面、以先进带普遍的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使我们的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全市广大青少年心中,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社会需要“温暖”的善意

烟台日报采访部执行主任刘新国

在我采写过的所有人物典型中,刘盛兰老人带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他的生活很真实,又令人难以置信,他崇仁尚德的高贵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深刻感受。

第一个感受和认识是,刘盛兰老人坚守承诺,对幸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刘盛兰老人说,自己知道什么是苦,知道不能读书是什么滋味。唯苦过,方知甜。所以,每当收到见证孩子们梦想实现的来信,老人是无比幸福的。这种幸福不是出于勉强,而是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是尽己所能让那些孩子远离辍学窘境的满足,更是他对教育朴素而深刻的理解。第二个感受和认识是,刘盛兰老人大爱忘我,向整个社会传达着向善的力量。刘盛兰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钱,不重要,人,才是无价宝。”老人的这份草根之爱表明,社会向善的根基依然牢固,引领道德向前的动力还异常强大。有爱就有希望,守望相助的大爱,筑起了我们整个时代的脊梁。

第三个感受和认识是,刘盛兰老人胸怀梦想,鼓励我们为实现梦想不断奋斗。18年来,老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善是没有身份之别,也没有地位之限,区别在于你是否坚守梦想,是否愿意付出。社会需要刘盛兰老人这种温暖弱者无助冰冷的善意,时代也需要刘盛兰老人这种见证他人梦想实现的爱心。

老人是全村的荣耀

招远蚕庄镇柳杭村村民刘少萍

2月10日晚,柳杭村全体村民纷纷打开电视机,见证了刘盛兰老人当选“感动中国”人物。许多村民自发燃起了庆祝的鞭炮,老人的荣誉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全体村民的荣耀,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多年来,全体村民目睹了老人拾荒助人的点点滴滴。老人舍不得割一斤肉,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把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钱一分一分积攒下来捐给困难学生。老人的事迹在招远家喻户晓,也感动和教育了很多人。山东中矿集团30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公司领导的倡议下,与老人结成对子,经常拿些东西看望慰问老人。去年老人患病住院期间,志愿者们24小时轮流陪护,给老人端屎端尿,就是亲生儿女也没有人家伺候周到,我们全体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老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刘盛兰心中有爱,愿意付出,愿意奉献。有人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刘盛兰老人却做到了。我们柳杭村全体村民愿意以刘盛兰老人为榜样,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之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弘扬传统美德,共建和谐家园。要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小受到教育。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更要学习刘盛兰老人的好人精神,学会孝顺父母,学会关爱别人,在社会上多做善行义举。

从刘爷爷那儿传承善心

受捐助学生代表王立萍

我是刘盛兰资助过的大家庭中普通一员。2011年妈妈患病,我和妹妹上学的负担落在了父亲的肩上,但2012年爸爸在给邻居帮工时不幸被鞭炮打伤了耳膜,面对高额的医药费,因妈妈常年生病而早已拮据的家,再也无法担负爸爸的后续治疗。刘盛兰老人从报纸上看到了我家情况,先后为我汇来了4500元,我知道这都是刘爷爷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刘盛兰老人不但谈不上富裕,甚至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他本身也是被救济的对象,但却把捡废品换来的每一分钱积攒起来,救助他人。从刘盛兰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大爱品质,看到了中华传统美德正熠熠生辉,我知道我的责任就是把这份爱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我愿尽我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有双手,我有力气,我有一颗从刘爷爷那儿传承下来的善心。当招远成立“金都志愿365”服务队的时候,我踊跃加入,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各种爱心活动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者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

今天,爱的接力棒已经传承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一定会伸出双手,以刘盛兰老人为榜样,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尽我所能地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志愿者将以老人为楷模

招远“金都志愿365”一中队队长岳辉

获悉招远市民刘盛兰老人获得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荣誉称号,“金都志愿365”一中队队员们深受鼓舞。刘盛兰老人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那颗善良、无私、大爱的心,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金都社会志愿者在刘大爷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召下,队伍得到了迅速壮大,由刚成立时20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志愿者们以刘盛兰老人为榜样,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到公共场所清扫卫生;植树节参加植树义务劳动;儿童节到幼儿园看望孩子,陪孩子共度节日;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特殊日子,志愿者都到老年公寓帮助老人清理卫生,洗头洗衣,陪老人聊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在身边。“金都志愿365”的所有志愿者以刘盛兰老人为楷模,不定期的看望、资助贫困家庭,为白血病的女孩慧慧举行了大型的义演义捐活动。我们自筹善款,常年资助9名贫困家庭儿童及失去亲人的孩子上学。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感染者“金都志愿365”的志愿者们,也感染着周围的人,我们会用爱心和行动谱写美好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联络部部长许振珊

作为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联络部部长、2008年烟台第一批五星级慈善义工。对于刘盛兰能够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我非常高兴。

从事义务服务8年多,我深切体会到,做义工要从我做起。做义工要从最需要帮助的人做起。做义工要从需要帮助的人做起。做义工要从身边做起。做义工从随时随地来做起。8年多来,我和儿子成了慈善总会的一名专职义工,至2013年11月份我的服务时间累积达33590多小时,儿子的服务时间24660多小时,这期间先后送走23名辞世老人,并又补充了20名进来。

现在,一年四季里、每个周末,烟台的大街小巷景点景区随处可见义工身影,常年坚持在南大街各候车厅和站点擦站牌,七年来冬去春来义工们的红马甲给魅力烟台增光添彩,受到影响的市民现场报名参加义工的现已达到600多人。

传播慈善理念、弘扬义工精神、扩大义工队伍、推广义务服务。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也希望社会各界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让我们像刘盛兰那样,用爱迎接人类美好的明天。

承诺继续奉献更多爱心

芝罘区志愿者代表安立盛

前些日子电视上看到有关刘盛兰老人的事迹,很受教育和启发。为了更好地向刘盛兰老人学习,我曾三次去过烟台福盛敬老院和招远日间照料中心看望老人,学习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也资助了12名困难学生,节后又和爱心人士组团资助了10名困难学生,帮扶了10户困难户,关怀了10户空巢老人。

刘盛兰老人可贵之处是他自己无能力资助困难学生但他创造条件资助了100名困难学生。富翁捐一个亿是慈善义举,常人捐300、500元也是大爱无疆。这些年,社会给了我很多荣誉,烟台市“十大杰出志愿者”,市区道德模范,山东省优秀志愿者,中国好人。但我觉得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只要活着,我就要尽自己的一份力,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

我今年72岁,如果我能活到80岁,自己每年再资助一名困难学生,资助的学生总数就达到20名。我还可以发动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组团资助,争取每年帮助10名困难学生。到80岁还有8年时间,可资助80名,加上我自己的20名,总数也可达到100名困难学生,这是我学习刘盛兰老人,把爱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困难群体,奉献给困难学生的一个承诺。

新闻推荐

招远﹃小北京﹄晋级国家文化名村

去年9月,本报“发掘烟台历史建筑”栏目刊发了《招远藏着个“小北京”》一文,对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藏着”100多栋至今保存完好的清末京式四合院...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