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小北京﹄ 晋级国家文化名村
去年9月,本报“发掘烟台历史建筑”栏目刊发了《招远藏着个“小北京”》一文,对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藏着”100多栋至今保存完好的清末京式四合院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就在几天前传来好消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全国共有71个镇、107个村入选,“小北京”高家庄子村榜上有名,成为烟台市第一个、山东省内第五个晋升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
带着这份喜悦,记者在专家的带领下再次来到了高家庄子村,对申报期间的新发现以及未来的规划进行了采访。
【探访】沿海村庄藏着百户四合院
高家庄子村位于招远市的西北角,处于滨海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村西一条九曲小河由南向北蜿蜒流向渤海湾。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山水田野、参天的百年柏树、精致的庙宇钟楼,还有胡同两边一座座清代民国时期留下的传统民居,一派古朴优美的田园风光。“四合院是高家庄子晋级‘国村\’的重要原因之一。”刁晓东是招远市黄金文化旅游协会的专家,近一年忙碌在申报工作的一线,对村中的一砖一瓦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目前村里400多户人家至少有100多户住在老北京式的四合院内。
不仅数量多,这些四合院精致的建筑也让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很多细节上散发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刚跨进村子,刁晓东便随手指着一户人家的门楼让记者看,中间横梁位置刻画着面目狰狞的螃蟹。“因为在外经商做官的人太多,镶嵌螃蟹外形其义为‘横行天下\’,寓意破除万难,事业兴旺。”
村中四合院的建筑材料大多为砖石结构,黑色青砖加方块石,房基相对较高。记者注意到,这些房屋外墙的石头与石头之间接合严密而结实。刁晓东介绍这叫“麻线缝”,意思是墙缝之间就连一根麻线都塞不进去。“为了美观,大都采用了当年石材的最高工艺———手工雕刻竖条纹,每寸之间不多不少13条,细密美观。”
【解密】护家园万两白银造城墙
在村子的一角,记者还看到了一段残缺的土围墙,这是高家庄子绝无仅有的建筑特色,也是“小北京”之称的来历。
19世纪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为维护家园、财产安全,高家庄子村于1889年,建设了高6米、宽2米,环村总长2100多米的围墙。这项工程历时3年,耗银数万两,建筑材料为“三合一”土墙,即石灰、沙、泥混合土。为保证质量,施工过程中还定时浇泼盐水,极大地增大了防御墙的坚硬度。
据了解,当年的城墙曾有5个高大的城门,北门叫“海濠”,就是说村北边靠海,打开城门一看波涛汹涌,就是渤海;东门为“山屏”,就是说东门一开,就能看见东面有山;南门名为“同义寨”,原因是因为村南边住的多为贫寒人家,北边多为富人,尽管如此,大家依然团结如一、和谐相处;西门名“环溪”,原因是因为村从南向北再向西有一股溪水环村而过,取此名以作纪念。当时的城门,每个门上三垛两空,放着两杆“子母土炮”,共计10杆,土炮身长5尺,重200斤,内装土药,射程可达5里;还有抬杆炮40多杆、土枪40多支;墙上有院丁巡逻,晚上关上门,白天就打开,非常威武。其模式类同旧北京时的防御围墙,因此外人就给这个村子起名“小北京”。令人称奇的是,因为有统一的规划,街巷整体格局组成了一个繁体的“进宝”图案。
【故事】咸丰驾崩促就村中首富
在专家的带领下寻踪高家庄子村,庙宇、祠堂以及村中的历史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感觉像游览旅游景区。村中,设计科学、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当属“三义广”四合院,发迹故事也十分传奇———清朝咸丰年间,京城前门外东半壁街的三义广绸缎庄远近闻名,坐北面南,高大的门头悬挂“三义广绸缎庄”六个大字,创始人当时家中贫寒,以农为主,读了几年书,投靠亲友去北京学做生意,靠倒卖文物赚到了第一桶金,发了横财后,开设了“三义广绸缎庄”。有一年因事误期,苏杭地区上色的绸缎货物都已销完,只好进了一批黑白绸缎,回京后由于销路不畅,一直在仓库积压,面临破产。适逢咸丰皇帝在热河驾崩,距京城300余里,沿途要扎行宫,带国孝,皇宫急需大量黑白绸缎,三义广的黑白绸缎被高价抢购一空,一时名震京都,皇宫内院的白银大量流入三义广库房内。
徐氏祠堂是村中现存最老的建筑,院内有参天的古柏,已经有200多岁。祠堂建于嘉庆十四年,始建者是在乾隆六十年考中恩科武举御前侍卫的徐云峰。徐云峰自幼习武,29岁任御前侍卫,后来因在宫内救火有功,在朝为宰相的刘墉赠巨匾一块,长2米,宽1米多,蓝底金字,亲笔书写“春庭燕喜”四个大字,悬挂于祠堂边的故居内。
其实,高家庄子村在外经商创出名气的还远不止于此,尤其是清朝往后的100多年里涌出了多个蜚声乡里的名家名号。富起来的经商大户,纷纷回乡置地建房,使村里形成一个京式与本地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三合院、四合院式的民居群。
值得一提的是,庙宇多也是高家庄子的一大特点。除了大多数村庄“标配”的土地庙外,还有三官庙、火神庙、镇龙庵等。高家庄子所建的“三官庙”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过去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家境贫寒,母亲督促三个儿子好好念书,以考取功名。没想到老三先功成名就,老大老二见状十分惭愧,从此闭门苦读,亦取得功名,兄弟三人同朝为官。后人为发扬他们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便给他们修了此庙。
【保护】20年分期“打造”胶东村落文化旅游
虽然,高家庄子的“硬件”已经具备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条件,但这次的申报成功离不开一大批文化工作者和学者的努力。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烟台籍同济大学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王建波、山东民俗协会会员解焕新等专家,多次到高家庄子实地考察,并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与有关部门呼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去年春节,在得到国家组织历史文化名村申报的消息后,招远市立刻组织相关专家,提前介入申报准备工作,为最终的申报成功抢得了先机。“我们已经将高家庄子村中建筑42处列入文物保护单位、39处列入历史建筑,101处列为一般历史院落,该规划已通过省专家组评审,即将报省政府批准。随后将依据这个保护规划制定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付诸实施。”张丕基告诉记者,高家庄子的村落选址和建设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高家庄子始建于汉代,是山东地区建村最早的村落之一,高氏家族和村落选址具有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典型的风水理念,而徐氏家族的兴盛和村落圩墙、民居、庙宇、祠堂的建设,既是胶东帮商人在以北京为主的外地商埠城市经商历史传统和清末捻军东征大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传统宗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民俗心理的反映。”
对于上述意义,未来高家庄子村将着重进行保护,尤其是对“胶东海防村落”、“商业村落”和“家族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民居院落风貌和山水田园景观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了长达20年的分期建设规划。招远市旅游局局长郝增宝告诉记者,未来“高家庄子以及周边的孟格庄、大涝洼和徐家将自然成为山东很有特色的滨海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旅游部门与时俱进,将历史名村、传统村落旅游纳入全市乡村旅游的大盘子。”YMG记者邵壮通讯员李栋李建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招远市委书记张伟“一二四五”发展思路,奏响了烟台蓝色文明幸福之都建设新乐章,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招远市将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思路,选准...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