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自强的烟台作为

烟台日报 2013-10-31 13:38 大字

(上接第一版)全市农家书屋建设结合农村城镇化改造提升质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市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贯通,有线电视入村率达100%,入户率达94%以上,覆盖率全国领先。烟台市农村电影放映在全省率先落实市县两级专项补贴政策,率先实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数字化,每年达到7万多场,达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

文化自信的烟台表情

塑造形象提升品位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印记,凝结着既往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动力,联系着城市的未来。一座城市要有“精气神”。这“精气神”,根植于城市历史,体现于城市文化,关乎着城市未来。“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鲁东大学教授刘良忠说,“认清文化的地位作用,把握文化的特点规律,创新文化的体制机制,是提高文化自觉的逻辑必然,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文化自信的烟台表情从未表现得这样从容。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把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素养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行走港城,人们总会被身边不经意出现的一幕幕感动着:

风雨中,身上盖满了雪花的交警在搀扶一位“准妈妈”过马路。绿灯早已亮了,可停止线前的车流,依然纹丝不动,静静等待;

寒风里,一位赶早班车的年轻小伙奔跑着追逐一个飘摇的纸袋子,上公交车之前,他小心地将纸袋投进垃圾箱……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镜头,折射出烟台文化的气质品格和道德高度。文化建设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放眼港城,从大剧院到小剧场,高雅艺术与传统文化演出精彩纷呈;从社区到广场公园,艺术表演与健身活动亮点频现;从图书馆到博物馆,免费文化“大餐”全面开放。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高铁”所带来的幸福感。

行走港城,人们总会被身边不经意出现的一幕幕快乐着:

夜幕中,烟台文化中心灯火通明,成群结队的市民在广场上翩翩起舞。“每天都过来跳会儿舞,有了文化中心这个热闹地儿,认识了不少新老朋友。”家住芝罘区的于野说。

社区里,戴上花镜,翻开曲谱,拿起琴锤,试了几下音之后,牟平区农民曲鹅芝便在他的老扬琴上弹奏起来,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顿时充满了吕剧选段《张大娘淘米》的旋律……

这些镜头出现的背后,是烟台市扶持农民自创文化作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庄户剧团”在烟台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民俗精品走进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在烟台,文化已经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区域发展的一面旗帜。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项目,一个个惠及百姓的公共文化设施,一次次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合奏出文化惠民的华彩乐章,滋养着港城百万儿女。

文化自强的烟台力量

发挥优势放大效应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烟台如何以更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开创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烟台市十大文化名人、原烟台画院副院长丛如日认为,烟台是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如今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要实现更大跨越,需要从自己的历史发展当中寻找前进的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文化大市强市建设,烟台发展路径明晰,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手,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朝阳产业,着力做强文化发展载体,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和特色化水平。

大项目是助推产业跨越发展的“筋骨”。总投资23.85亿元的烟台五彩文化广场、总投资36.5亿元的招远市黄金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总投资5亿元的烟台中青文化创意信息产业园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位于芝罘区黄务街道的1861广告创意产业基地,集聚了国内外著名的广告设计公司,基地目前已有签约入驻企业200多家,韩国企业12家、香港企业3家,注册资本超过1.6亿元,从业人员超过900人。企业创作的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50多部作品入选中国设计年鉴、亚太设计年鉴。

培育新兴,不丢传统。“莱州草辫技艺”是莱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三个项目之一,与张裕葡萄酒一起获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一传统工艺要想发扬光大,不能只研究技术,更要研究市场。”草辫技艺山东省级传承人杨玉兴说。

依托传统草编工艺,莱州自筹资金成立了300多家草艺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出口创汇8000多万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草制工艺品出口基地。

烟台拥有胶东剪纸、烟台绒绣、海阳大秧歌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彰显了烟台厚重的历史文化魅力,也在促进烟台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烟台市一方面保护着这些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在极力使文化延展成产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9.37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5%。烟台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南北两个海洋文化产业带和以招远黄金文化集聚区为代表的多个县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共同组成“一区两带多极”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发展了现代传媒、印刷发行、动漫创意、文化演艺、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文化会展、古玩书画与工艺品业等八大文化业态,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扩大供给,立足于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收获文化产业。”在烟台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坚持了以事业为目的,以产业为手段,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

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是烟台市发展事业培育产业、繁荣事业收获产业打造的一块“金字招牌”。烟台市激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文化建设,做足做活公益文化项目推介这篇文章,实现了“公益文化社会办,繁荣文化为社会”。

有电影看,有广播听,有电视看,有报读,有书读,有低价的演出看,有免费的讲座听,有文化活动中心,这些在过去听起来不可能实现的文化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正在发挥着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的功能;而通过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会使人们的文化追求慢慢积淀为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通讯员燕轩YMG记者李仁

新闻推荐

社区为载体转身城里人, “就地城镇化”的招远路径

这几日,招远市张星镇年头宋家村村民正忙着乔迁新社区。48岁的宋述志满心欢喜:白天到石材厂上班,晚上回家将住进温暖遍布屋角的楼房,冬天如厕再也不怕冷...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