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社区为载体 转身城里人, “就地城镇化”的招远路径

烟台日报 2013-12-01 17:51 大字

这几日,招远市张星镇年头宋家村村民正忙着乔迁新社区。48岁的宋述志满心欢喜:白天到石材厂上班,晚上回家将住进温暖遍布屋角的楼房,冬天如厕再也不怕冷;社区里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所、幼儿园以及物业等公共服务配套一应俱全。

啥叫新型城镇化,宋述志说不上,但在他看来,像现在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也就是城镇化了吧。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招远市从2009年起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新载体,强化产业带动,农民离土不离乡,转身“城里人”,探索出就地城镇化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市打造了开发区温家社区、阜山镇栾家沟社区等新型农村社区14处,成为吸纳周边村庄迁村并点的“磁芯”。

不花一分钱住进新社区

11月22日,位于招远城区北11公里的年头宋家村格外热闹。从这天起,村民开始陆续搬到村旁的新社区。68岁的杨金佩和老伴一大早就赶到新房,边打扫卫生边商量着家居的摆放。老两口没花一分钱,用老宅子置换了一套90平方米的楼房。

年头宋家社区并不在城郊,解决用水、供暖、烧气以及污水处理等问题,该村因地制宜。村支书宋义说,他们在小区里安装了无负压的供水设备,给每户每月免费提供60方自来水。“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所到了明年春天就都建起来了,物业服务也将跟上,垃圾处理实现城乡一体了。”宋义说,城里社区有的他们都有。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实际,他们还在社区西边规划建设农机大院,集中存放农具。

村民就地转身“城里人”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村民是否支持,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将来能否轻松上楼,这些问题年头宋家都碰到了,但借助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等政策,问题均得以化解。年头宋家,560户村民,同许多村庄一样,也面临空心化的问题,房屋空置率达到20%。近年来,村里的石材厂达到32家,带动不少村民致富,他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条件。部分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外边的世界,也希望过上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至于怎么改变,大家却不清楚。

村支书宋义了解到,招远市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原村址复垦后,每亩土地给予21万元的补助。“村里可复垦330亩建设用地,我们又自筹了1000万,资金问题可以解决了。”宋义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年头宋家就地城镇化提供了载体。但是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这是年头宋家面临的又一个考验。宋义说,村址复垦的330亩土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广阔平台,下步他们将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激活内在动力。同时做大做强原有的石材产业。借助这两大产业的带动,真正就地实现城镇化。

14家新型农村社区先行先试

在招远,年头宋家社区并不是该市第一家新型农村社区。“2009年以来,烟台市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农房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招远市住建局副局长李作臣介绍。招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突出城郊村、镇驻地中心村、经济强村、矿区村等建设重点,坚持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建成一个。目前,该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4处,打造了开发区温家社区、阜山镇栾家沟社区、辛庄镇北截社区等一批亮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该市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招远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项目的立项审批、土地征用、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栾少华韩思扬摄影报道

招远年头宋家社区

新闻推荐

弘扬雷锋精神传递道德力量, ———学习刘盛兰先进事迹座谈会代表发言摘要

昨天,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学习刘盛兰先进事迹座谈会,进一步颂扬刘盛兰乐善好施、捐资助学的崇高精神,号召和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刘盛兰为榜样,继续传...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