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的午餐——— 莱芜供电公司农村低电压线路抢修纪实
本报记者 徐国明 通讯员 王宪才
7月12日,一场多年不遇的强对流天气自北向南侵袭莱芜市,造成全市范围内13条10kV配网线路跳闸,高危、重要用户未受影响。灾害发生后,莱芜供电公司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公司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修,当天晚上出动抢修人员225人,出动应急抢修车27辆、应急发电车2辆,为快速有序恢复正常供电提供了保障。截止到13日17时,13条停电线路的主供线路全部恢复供电。但有些镇村树木歪倒导致电杆断裂,恢复送电相对困难,到目前为止,个别线路的分支线仍在紧张地抢修中。
抢修人员:先给老百姓送上电要紧
7月16日上午,记者在辛庄供电所看到,在门口的小黑板上明确了各维修段的负责人、工作人员及维修情况,上面一个小对号表示一个村的通电。据供电所所长田屹介绍,从12日晚上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200多名施工人员奋战在各个镇村,他们早上5点多起床,6点就开始抢修,晚上更是坚持到近12点。由于树木大面积歪倒给抢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施工人员每天就是砍树、竖杆、紧线,不停地重复着枯燥的工作。而且涉及到老百姓的财产,有个别人很不理解,树木清理不出来就没法进行线路维修,这给抢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可是我们不能拿这些困难当借口,这几天我们已经更换毁坏的线杆200多个,扶正倾斜的线杆300个左右,砍伐树木近4万棵。我们所负责的区域恢复通电达95%以上。这也多亏了其他供电所以及其他施工单位的大力帮忙。先给老百姓送上电要紧,其他的一些事情以后再说。”在岔道村指挥抢修的李相实对记者说道。
周围群众:有什么需要你们就说
当记者来到辛庄镇赵家泉村抢修现场的时候,赵大爷老两口正拿着自家的暖瓶和碗给抢修队员们送水喝。赵大爷说:“这些孩子这两天在这太辛苦了,这都是为了能快点给我们送上电啊,我们别的帮不上什么忙,有什么生活上需要的你们就吱声,我们老两口尽力。”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赵大爷这样的热心人还有很多。在辛庄镇北王庄村有一大片快要成材的树被刮倒砸坏了线路,而这片树的主人是一位身有残疾、家庭困难的老人,当听说要把这些树全部砍倒后,老人很伤心地问:“这些树是我准备到秋天砍后给孩子盖新房用的,要是现在砍了就一点用没了,你们等一段时间再砍行不?”工作人员给他解释说,如果不及时处理好这些树,线路维修工作就没法开展。老人确实很顾全大局,让工作人员尽量帮着多留点能用得着的树干。整个砍伐过程中,老人一直在那看着……在大局面前,一位普通的老人选择了损失自己的利益。在整个抢修过程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面对困难施工人员
群策群力能多送上一户是一户
在辛庄镇兴隆村周围,有几个线杆歪倒后砸到了一些珍贵的树木,维修人员与树木的主人一直没有协调下来,抢修工作被迫停了下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供电公司领导于15日下午4点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方案,最后决定打破常规,在正向送电被卡住无法执行的情况下采用反向送电。从颜辛线118号杆上用电缆接电到赵泉线末端70号杆上,这样就保证了赵泉线46号杆到70号杆的用电,恢复周围8个村庄近2000户居民的生活用电。这只是临时措施,等过段时间还得重新检修恢复原来的供电模式。在铺设电缆的现场一位栾姓老人看着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对自己怀里的小孙子说:“等这些叔叔们把线弄通了,咱们家就又有电了,你就可以继续看你爱看的动画片了。”
供电抢修人员没日没夜地奋力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这样的小孩子能正常看上动画片,让一个个的家庭能及时用上电。为此,供电公司的所有人员一直努力着。采访到最后已经接近中午12点了,在岔道村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要开始吃饭了,简单地坐在地上,一手拿着一包榨菜,一手拿着一个包子,不到10分钟,4个包子下肚,喝上几口水,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从12日晚上到现在,他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一天两顿饭就是8个包子。
这就是我们身处农村的抢修人员,无怨无悔地履行着他们的职责。用我满腔热情,照亮万家灯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玉亮)8月28日,省委副书记王军民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莱芜市调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农村...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