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山原绿满川
天蓝水碧,林茂草盛,群鸟翔集,鸣啭动听……初春时节的志丹县城河滨公园,如同一条纯净的墨绿色丝带缠绕着周河河畔,给将军故里、昔日“红都”的志丹县城增添了勃勃生机。
“十一五”以来,穷山恶水,已不再是志丹县的代名词;黄土风沙,也不再是志丹县特有的景致了。昔日的童山秃岭,如今披上了浅墨色绿装;早先的浊水浑川,也已被清溪映照蓝天的如画美景所取代。红都志丹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绘制出了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崭新画卷。
一
绿色,曾经是志丹人世世代代魂牵梦萦而又仿佛总是难寻难觅、遥不可及的颜色。
志丹县地处黄土高原纵深处。全县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200个村委会,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境内梁峁密布,沟壑纵横,杏子河、周河和洛河三条主要河流,将全县分为东、中、西三大自然区域,海拔介于1093—1741米,年均气温7.8℃,年均降水520毫米,无霜期142天,自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乃至于生存环境都十分恶劣,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早先曾被列为592个国定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山丘区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的99.36%,水土流失面积达3346平方公里,因此也曾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县区之一。为了改善生态环境,1999年以来,县上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全县的造林绿化面积中,大部分为草灌,乔木又以刺槐为主,树种结构不尽合理,生态环境仍显脆弱,与理想中的绿色梦苑还有很大的距离。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暂繁荣!”这是志丹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发下的钢铁誓言。为此,志丹县委、县政府提出
了打造“生态大县”的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在全县形成了新一轮绿化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的高潮。“十一五”期间,志丹县累计完成投资84925万元,绿化造林面积54.64万亩。其中投资51165万元,完成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德援造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49.61万亩,投资33760万元,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造林5.03万亩,绿化公路2800.6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9.5%,林木绿化率达37.2%,林草覆盖率达70%以上,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50万立方米。志丹大地的主色调在“十一五”期间终于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并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荣誉称号。
二
“我们要在生态建设上做大文章,就是要把志丹3781平方公里打造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实现志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志丹县县委书记祁玉江、县长白小平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并为生态建设定下了高远的目标。
该县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抢抓历史机遇,千方百计筹集造林资金,相继引进实施了退耕还林、德援造林、天然林保护、飞播造林,“三北”防护林等一大批林业重点项目和资金。在此基础上,县财政加大投资力度,先后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县城东西“两山”生态景观林、303省道百里绿色长廊等一大批林业重点项目,在全市开创了大规模移栽大树搞绿化的先河,探索出了“一年栽植、三年管护、逐年验收、分期付款、单株成活综合计价”的工程化造林新机制。与
此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扩大造林绿化工作影响,积极发动社会群众加入植树造林中来。“十一五”期间,全县上下将“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有效融入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大力营造各类纪念林,仅2010年,全县累计有5.4万人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00万株,履职尽责率达95%,营造“军民共建林”、“干部职工林”、“青年林”、“‘三八\’林”等各类纪念林110余亩,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社会风尚已然初步形成。
“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建设绿化造林‘五大工程\’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委常委、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徐步亮对记者说:“我们通过这五大工程的实施,构筑了红都志丹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徐步亮副县长所说的“五大工程”,一是重点区域绿化,主要包括公路沿线、城镇驻地、河流两岸、油区井场以及新农村“五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二是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程,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原则,提倡栽植大苗大树,全面启动城区绿化的各项工作。目前,已顺利通过验收。三是国家林业重点项目补植补造工程。该县以“巩固成果管好现有林,扩大战果发展新造林,提高质量改造低产林”为抓手,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项目6.37万亩。四是绿化造林苗木基地建设工程。顺应目前苗木需求持续旺盛的态势,志丹县全面推行市场化育苗,广泛组织动员林业单位、广大群众及社会力量开展苗木繁育工作,满足市场需求。五是万亩精品流域建设工程,该县要求每个乡镇集中精力打造1-2个万亩以上的精品流域,以期增强造林绿化
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造林绿化的整体水平。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一个“树在村中,村在林中,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树相连”的绿化网状雏形已然形成。2010年,志丹县张渠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重点区域绿化先进乡镇”,自来水厂被表彰为“全市重点区域绿化模范单位”,顺宁镇白草台村、双河乡向阳沟村被表彰为“全市重点区域绿化模范村”。
与此同时,九吾山森林公园隆重开园、303省道百里绿色长廊顺利完工、河滨公园正式开放……一个个绿化建设项目,一处处美化生活的景致,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新志丹。三
然而在成绩面前,志丹县的干部群众却并没有满足现状。他们十分清楚,取得生态建设成果固然不易,巩固成果则更难。既要打造“绿”,更要留住“绿”——这是志丹县的决策者们竭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奋力打造生态大县的坚定信念。
该县始终将森林资源的管护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和封山禁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抓牢抓在手中。在抓好常规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同时,该县紧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管理,不断强化护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连续22年无森林火灾的良好业绩。同时,该县坚持不懈地开展封山禁牧,组织乡镇、林场开展新一轮封山禁牧大整治工作,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大力提倡舍饲养羊,严禁放牧现象的再度发生。
在做好造林绿化管护工作的同时,志丹县积极推进林改工作。
2008年,该县在侯市管理区成功推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又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向全县各乡镇。到2010年10月底,该县已经全面完成了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任务,完成林地勘界面积258.7万亩,勘定宗地138707块,产权明晰到户面积238.9万亩,落实家庭承包、分山分林到户率达92.4%,签订林地承包合同23940份,初步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群众参与绿化造林和林草管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增强,林改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已经开始显现。
志丹县林业局局长崔宏东向记者介绍说,“十二五”期间,我县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生态大县”为目标,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区域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造林绿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扩大规模与巩固成果相结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科技兴林,强林富民,推动全县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志丹,做出我们的贡献。我们的发展的目标将是——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实施封山育林15万亩,抚育中幼林75万亩,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4%,林木绿化率达到58.7%,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59.8万立方米。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陕北是冬季较为漫长的地方,如前文所述,志丹县境内无霜期只有短短的142天。尽管已过清明,眼下还很难看到让人赏心悦目的新绿。然而对照南宋诗人翁卷的诗,我们却感受到了志丹山青水秀、大地芳菲的美丽景色。而精心营造这派美好风景的人们,不正是红都志丹的英雄儿女吗? B⑧
——“走志丹,看变化”系列报道之四
柴志应 刘晓媛 本报记者 张兴源
新闻推荐
今年是县乡党委集中换届之年。这次乡镇党委换届,是在我县朝着全国百强县迈进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进行的。全县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次换届工作...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