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服务建设山水生态之城
■汪银 本报记者 王骏龙
成功创成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生态市”、荣获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连续四年进入全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前五位、超额完成“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宣城市是全省三个单元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最优的城市之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回眸翻看,宣城市环保领域工作收获喜人——
年,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环保厅有力指导下,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强化市县联动、城乡互动,推动城乡环保一体化建设。一年来,市环保局在各项污染治理和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颇多亮眼成效,有力服务了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省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宣城工作动员会。
纪念年“六.五”环境日广场宣传活动。
生态文明创建全省领先
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宣城样板,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标。提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宣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开展了《宣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总体规划》编制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继续领跑全省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年,泾县获国家级生态县称号,郎溪、广德、旌德通过考核验收,全市基本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全覆盖,国家级生态县数目占全省二分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共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个、省级生态乡镇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村个和市级生态村个。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三线四边”整治活动,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了《宣城市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全市个村申报了专项资金。
大气环境稳中趋好
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市环保局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年“蓝天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成立“蓝天行动”督查组,并重点从巡查督查、通报调度、惩处曝光、考核问责四个方面着力,实施督企、督政双管齐下。制定印发关于秸秆禁烧的相关通知和规定,组织开展了秸秆焚烧专项检查,运用“互联网+环保”手段建设宣城市秸秆禁烧远程监控系统,分析、研判、调度秸秆禁烧工作。积极开展城区大气污染整治,摸底调查了第一批家餐饮和家锅炉整治名单。截至目前,共家餐饮单位、台燃煤锅炉完成整改,万元奖补资金也全部发放到位。另外,实现了县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全市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加大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整治项目推进力度,截至年月底,列入年度计划中的个重点整治项目已全部完成。此外,圆满完成了杭州G峰会、乌镇互联网大会的环境质量保障任务。
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可吸入颗粒物(PM)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较年同期下降9.3%。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签订了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强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建立了水污染防治考核管理制度,增强县市区水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实行了水污染防治会商和通报制度,及时调度水质状况、水污染防治任务进度,通报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任务完成进度。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印发了《宣城市水污染防治专项总体实施方案》,积极申报中央项目储备库,将无量溪河——新老郎川河——南漪湖流域的治理项目纳入省级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水阳江管家渡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报批并开工建设,填补了宣城市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的空白,年,全市地表水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4%。
市环保局全面推进全市备用水源建设,督促各县市区完成了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工作。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年,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7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个地下水水质达到考核要求,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深入推进“十三五”总量减排工作。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减排工作体制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核算、一月一通报”的减排运行机制,保障减排工程有序推进,减排措施有效落地。按照省里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年年初即组织各地、各有关单位谋划总量减排计划项目,并强化措施,推进项目实施。全市个年度减排计划项目,完成个,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吨、氨氮吨、二氧化硫吨、氮氧化物吨,总体满足序时进度要求。
环保服务经济发展不断优化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调转促”,加快落实简政放权要求,稳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主动顺应供给侧改革,全力保障环评服务“放管服”,加快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联系机制。逐步建立“三线一单”约束机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完善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建设项目准入制度。
认真分析项目产业类型分布、区域分布、工业项目万元投资额污染物及危险废物产生量情况,研究各县市区产业结构变化、项目投资规模趋势、项目发展新趋势以及各行业的分布情况,努力为招商选资及环境保护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年,全市(含广德县)共审批建设项目个(不含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其中市本级个,全市(含广德县)共否决化工、涉重金属等污染大、风险高的申报项目个,预计投资额约5.亿元。上述项目的否决,进一步从源头上控制了环境隐患,推进了宣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
环境执法监管日趋强化
宣城市连续六年深入开展环保“绿剑行动”,环境违法率由年的%下降到目前的.6%,着力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年以来,通过不断创新环境执法模式,完善环境信息化管理,现场环境执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建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环保与公检法联动执法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序衔接,成功处置了一批环境违法犯罪案件。首次公布全市家重点企业年度环境信用评价等级。扎实开展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排查整改,全市共摸排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个,并已全部完成整改。开展了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检查了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产生单位家,审批危险废物转移申请起,否决6起;完成了年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调查统计工作;开展了年度的危险废物在线申报登记工作。
年,宣城市共实施查封扣押案件起,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案件起,行政拘留案件起。全市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起(含广德),罚款总额.万元,比年增长%。
环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认真落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不断创新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着力破解环境保护发展难题。
不断完善跨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市环保局实施了水阳江全流域环境管理,建立了白沙河和徽水河上游流域环境联动执法协调处理机制。启动了南漪湖流域跨界污染防治工作,广德县、郎溪县、宣州区三地政府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方案。构建与周边市跨界流域区域联动,宣城市与杭州市、湖州市,广德县、宁国市、绩溪县分别与浙江的长兴县、安吉县、临安市建立了环境污染跨省联防工作机制,初步实现流域上下游的联防联控。
建立了污染源“双随机”抽查机制。构建了污染源日常监管动态信息库,确定了家重点排污企业、家特殊监管企业、家一般排污单位的监管对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环境监察人员的“双随机”抽查工作全面开展。
积极探索重点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工作。按照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完成8家国控水污染源重点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以及6家国控大气污染源重点企业、家省控污染源重点企业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工作。制定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和排污许可工作方案》,积极探索重点企业环保验收与排污许可相衔接。
市环保局“七·一”党日活动。
环保公益活动。
新闻推荐
代表议案、建议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委、人大及政府的政治信任和期望。三届人大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办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代表对办理情况的满意率达到.5%。办好...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