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点滴温情汇成暖流

宣城日报 2016-11-04 00:00 大字

在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有一个坚持了很多年的老传统:凡户口在本村的学生,考入国家级名牌大学者每人奖励1000元,考入省级名牌大学者每人奖励500元。

这条村规民约,一直被灰山村及周边的老百姓津津乐道。而随着该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一传统便更加受人瞩目。

说到这个在全镇独一无二的做法,还要追溯到21年前。1995年,现任灰山村党总支书记的蔡德成还是灰山村村委会主任。当时他提出在村集体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来奖励本村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当时村里的经济发展得挺好,经济条件好了,就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说到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蔡德成说,“我们就是要鼓励家长重视小孩子的教育,激励村里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也是为村里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以后更好地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这一建议刚提出,就得到村两委的高度重视,并形成文字材料提交给村民代表们讨论。自此,对大学新生进行奖励就被确定为灰山村的一条村规民约,并坚持了22年。

每年,高考成绩一公布,灰山村就在全村宣传奖励政策,并安排村民组组长主动去联系高考生及家长,让他们到村支部领取奖励。“孩子考上大学是喜事,没想到还能领到奖励,真是喜上加喜”、“这下,我们送孩子上学的来回车费都够了”……听到家长们的片言只语,村干部们也喜上眉梢。据蔡书记介绍,这几年,每年都有5名左右的大学生能领到这项奖励。

今年,村民吴成新的女儿以523分的成绩考上了淮北师范大学。当时,他忘了有奖励这回事儿,还是村里安排人主动联系他。拿着成绩单到村支部领到了500块钱,吴成新有些激动。因为平时在周边承包一些建设工程,收入可观,吴成新一家生活条件优于一般家庭。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500块钱并不多,但带给全家人的喜悦却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钱不多,但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奖励。”吴成新说,“钱不是重点,重点是其中包含的关心和期待。”吴成新将村里奖励的500元钱给女儿支配,并嘱咐她不能忘本,要带着这份荣耀努力学习。懂事的女儿给自己买了一支手表留作纪念,时刻激励自己、警醒自己。吴成新还说,村里的领导们对高考家庭总是特别关心,高考前还经常过问女儿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并时常提醒他关注女儿的精神状态。“这些,都能体现一个地方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吴成新不禁感慨。

正是以这一份小小的奖励为纽带,大家的心意凝结在一起,让一个家庭的喜事变成了全村的大喜事,让一点小小的温情汇成一股大大的暖流。

在灰山村,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家的事,而是全村的大事。而对于特别困难的家庭,村两委在实施奖励的同时,也会采取更多的方式进行帮扶。

在灰山村第26村民组,从小父母双亡的王超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2014年,王超考上了安徽财经大学。这原本是一件大喜事,但凑不齐的学费让全家愁眉不展。村里奖励的500元对于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为了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灰山村两委联系当地企业对其进行资助,捐助了5000元。同时,该村两委还牵头组织了捐赠活动,各相关单位的党员干部共募集资金2000元,帮助王超顺利渡过难关。“对于那些贫困的、有希望接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我们不能放弃,要主动去关心、去帮助。”蔡德成说,现在王超已经上了大三,仍然是灰山村两委的重点关注对象。

如今,原来的“新规定”已经成了现在的“老传统”。二十多年的坚持,也让当时发起这项活动的蔡德成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他说,一定要有全民重视教育的氛围,从而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虽然奖励的钱不多,但我们村就是要采取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长期坚持下去,让大家知道我们灰山村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地方。”蔡德成骄傲地说,“这些年,我们村里还出了两个北大高材生呢!”

新闻推荐

赴苏州开展招商推介活动

宁国讯为推进与苏浙沪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园区发展,月日,宁国港口园区相关部门赴江苏苏州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在苏州·瑞领金融创新服务产业园,通过姑苏区管委会和苏州瑞领金融服务商会的大力协助,招商...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