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境即道境——国画家程东升访谈
■宣城实力画家大展(7)∕程东升 市美协 皖南晨刊 主办
程东升艺术简历
程东升,男,1940年出生,宁国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宁国市美协顾问。作品入选“安徽省老年书画联谊会千人展”、安徽省“庆祝建国45周年书画展”、《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家大辞典》、香港《中国写生作品全集(水彩、水粉)3》、《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等。
时间:2013年12月10日
地点:宁国城程东升画室
记者:您从舞台美术工作转向真正的艺术创作,一定经历了不少曲折的过程吧?
程东升:其实舞美也是基础性训练,后来我进行连环画创作,并画了大量速写,接着是水粉、水彩画甚至装饰画创作,这些都不太精,结果主攻国画包括人物、花鸟、山水等无所不画,人们都称我“杂家”了。“杂”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是一种触类旁通,打基础,拓宽画路,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的创作意识,培养一种“画感”。
记者:难怪有人认为,您的中国画在继承青山绿水传统画法的同时,融入了西画水粉水彩的表现手法,使画面丰富而有现代韵味。作品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和明朗的情调,实现民族传统、西画技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和探索精神的统一构成,富于独特的艺术个性,风格鲜明。我在您的画室翻看了这些大作,印象很深,可谓“笔墨江南,秀而有骨”。可以说,您“找到”了自己。有些画家终其一生才“找到”了自己,问题是“找到”了自己之后就“定格”了,或说原地踏步,形成了艺术程式。
程东升:我的确意识到了这一个问题,“程式”或“风格”就是止步。凡是心灵的艺术就是变化的,关键还是要“用心”,“用心”就会捕捉新的东西,美术创作尤其中国画贵在创新。现在我想再变一点,总是想琢磨出一点什么。
记者:人们的印象是,宁国经济发展较快,可是在书画艺术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这让人想起当年马克思分析古希腊的社会状况。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是正常的,但也有一些内在外在的原因,具体到宁国书画创作方面有哪些?
程东升:宁国书画界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书画家各干各的,不喜欢共同探讨。宁国市政协书画院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宁国书画未能整体上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因此名家、大家缺乏,与兄弟县区相比尚有距离。另外,书画的发展要着眼于未来,离不开对年轻人的培养,要不断给年轻人提供发展的平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宁国市政协书画院为宁国的书画创作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功不可没。
记者:作为70高龄的您依然创作不辍,尚在追求自己的艺术精神。对于今年的美术创作,您有什么打算?
程东升(笑一笑):没有下一步打算,随意而行,与道随行。年岁大了也有年岁大了的好处,不图什么了,心态平衡,没有了拘束,画自己喜欢画的。老有所乐,不重商业,重在陶冶性情。这样,笔墨中也就多了“写意”。
记者:“写意”,一种精神元素,真的进入境界了,而且是道境——中国艺术精神。
新闻推荐
宁国讯(李杰)“真是太谢谢了,你们真是老百姓的贴心银行啊!”2013年12月25日,当宁国农商行(筹)银光支行主动上门,为九旬卧病在床的老人办理完相关业务后,老人感激地说。原来,当日上午10点,家住宁国市中溪路小...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