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乡镇水利站实现全覆盖投入水利资金18.67亿元 配备村级水管员805人
本报讯 水利工程既要建好,更要管好,相对于建设而言,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和运行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刚过去的2012年,宣城市不断加大投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市上下基本建立健全了职责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管理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市乡镇水利站的全覆盖,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有力夯实。
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按照乡镇有站、村级有员的要求,全市共恢复、设立乡镇水利(水保)站68个,建立流域中心站29个,落实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编制205名。宣州、郎溪、广德和宁国等42个水利(或流域中心)站站长按副科级配置。全市配备村级水管员805人,宣州明确村级水管员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实行定补,并聘请31名水库管理员;郎溪全县93个村均配备了村级水管员,工资由县财政按3000元/年标准进行补助;旌德积极推广村级水管员制度,拟在5个乡镇20个村开展试点工作,按2000元/年标准进行补助。宁国、泾县、绩溪等地也逐步完善村级水管员的配置。
加大水利站建设的财力支撑。市财政将市级公益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管理经费和更新改造、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工程建后管护。各地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建立完善水利管护机制,落实建后管护经费。宣城市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继续加大对水利的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水利资金18.67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9.48亿元,市县配套及自主投入4.26亿元,银行贷款及整合资金4.93亿元。为保障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全市今年累计投入5500万元经费,其中市本级投入2000万元,各县水利前期工作投入均不低于500万元。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宣城市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截至2012年10月份,全市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4727万元。此外,为强化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系改革,宣城市将港口湾水库管理处由自收自支逆向调整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南漪湖控制工程马山埠闸和双桥闸、宣城市城区防洪工程等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管理经费、更新改造、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逐步增加青弋江灌区维修养护经费。
各县市区纷纷从制度和资金保障上对水利站建后管理予以倾斜,加强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宣州区建立了200万元运行水利工程管护基金。郎溪县成立了县城市防洪管理处,将四个基层水管单位人员工资、管理经费、更新改造、运行维护经费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供给。泾县计划恢复泾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负责全县公益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开展和管护业务的指导,目前县财政已建立小型公益水利工程维护基金每年110万元。旌德县制定了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落实管护主体,聘请了管理人员。绩溪出台了《绩溪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绩溪县村级公益设施管护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山塘、碣坝、沟渠等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整治维护;积极引导农户建立农民用水协会29个,参与农田用水管理,确立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保障和质量监督体系逐步加强。各级水利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督查。宣州、郎溪、广德、泾县、绩溪和旌德等6县、区已经批准设立了县(区)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落实了人员编制,其中宣州、广德和旌德等县区质监站站长按副科级高配。宁国市正在积极筹划成立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报记者 利成志)
新闻推荐
宁国讯 2013年度农村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以来,宁国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领航向、美好乡村谱华章”主题,精心组织,多措并举,统筹各种平台、各级领导、各项工作,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活动热潮。统筹利...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