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炼成记
■本报记者 顾维林
特约记者 蔡 盛
3月3日上午,在宣城市举办的“二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中,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大国工匠”周东红获得“中国好人”殊荣。
吃得“苦中苦”
1986年,20岁的周东红怀揣着“工匠之梦”来到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当起了一名捞纸工。
人们常用“水深火热”来形容捞纸和晒纸。捞纸工常年泡在水里,就是寒冬腊月也不例外,也是最辛苦的工种。
尽管周东红有吃苦的心理准备,但是早晨3点多就要起床,每天弓着腰、浸泡在水里劳作十多个小时,重复动作一千多次,这种苦的确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特别是学徒期间,由于手长年累月泡在水里,他的手烂了又好、好了又烂,夏天浮肿、冬天皲裂,见了对象都不好意思露手。刚开始捞纸时,因为动作不协调,周东红捞纸速度很慢,因此每天至少要干上十四个小时。好在年方弱冠的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腰痛了贴上膏药,手上长了冻疮也要坚持捞纸……八个月起早摸晚,周东红苦练基本功,终于顺利“出师”。
求得“精中精”
捞纸是苦差事,又是技术活。最初的一年,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周东红每天都泡在捞纸车间里。日复一日的弯腰、转身、跨步……千万遍地重复。熟能生巧,周东红终于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精准地掌控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下宣纸的厚薄和纹理。
捞纸常年与水打交道,湿气上身导致筋骨痛是常有的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不少人走上了辅助工的岗位,但周东红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在捞纸一线。周东红把多年积累工作经验融入到捞纸技术中去,他捞的每张纸误差不超半克,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产品对路率97%的最好纪录,并日渐成为技术最全面的捞纸高手。
1988年以来,周东红获得1次生产能手、15次先进生产者、3次文明标兵、2次优秀员工。201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成为央视首推的8位“大国工匠”之一,备受人们瞩目;2016年,他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最美职工”荣誉称号,并荣获第二届全国质量奖提名奖。
甘于“传帮带”
宣纸是“国宝”,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以老带新的“蓝青工程”。周东红一马当先,在“传、帮、带”中做表率。
捞纸难,当师父更难。由于徒弟动作不协调,不仅师父要费力,而且纸张的成品率会大幅度降低,每天浪费1-2小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面对这种吃苦而费力的事,周东红总是服从安排,乐意接受,从不推脱。他甘当“园丁”,毫不保留地点拨,手把手地传承,苦口婆心地鼓励,把老祖宗留下的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一代一代地更好地传承下去。10多名徒弟在他的教导下,一个个成长起来,成为捞纸车间的顶梁柱。
如今,公司又设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老师傅”周东红作为“宣纸纸帖压榨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小组组长,正带领小组开展攻关,培养青工。
新闻推荐
sp;为迎接“学雷锋”纪念日的到来,中国电信宣城分公司组织网络安全工程师专家队伍进入各单位和社区,开展防范通信信息诈骗宣传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他们通过现场演示网络
为迎接“学雷锋”纪念日的到来,中国电信宣城分公司组织网络安全工程师专家队伍进入各单位和社区,开展防范通信信息诈骗宣传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他们通过现场演示网络诈骗模拟场景讲解网络安全防护知...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