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鸿越大道上的环卫“大家庭”

宣城日报 2016-10-18 00:00 大字

鸿越大道二组是位于市开发区宣城市希达公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四个清洁班组之一,也是2014、2016年度宣城市优秀环卫作业班组。这个班组共34个兄弟姐妹,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42岁,他们中有从班组创建之初就在的老员工,也有才干了两年的“新同事”。10月13日,记者走进这个班组,倾听环卫工人们的叙述。

陈霞记得,2015年自己工作时被一辆电动车撞倒,住院十几天。大家伙纷纷带着礼物来看她,组长陈世梅隔两天就到医院陪她聊聊天,并且宽慰她“你好好养伤,路上有人替你扫。”陈霞所在的林海路有菜市场、停车场,清扫难度大,同组的工友们清扫完自己的区域总会过来给她帮帮忙。

冯云记得,2015年6月,一辆装载沥青的车发生泼洒,在鸿越大道上留下一公里长的沥青残留。就在冯云着急万分时,附近路段的十几名组员闻讯陆续赶来,大家伙用铲子铲、扫帚扫,终于在沥青板结前全部清除掉。清扫完沥青已经是下班时间了,组员们纷纷回到自己的路段加班清扫。冯云说忘不了大家伙有说有笑、清扫路面热火朝天的场景。

杨春生记得,组员们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是残疾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时,每天主动帮他清扫路面,让他能够早点回家,并送给他全新的鞋子和衣服,鼓励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组员们也记得,杨春生家枣子、花生、香瓜熟了的时候,总会带许多过来给大家伙尝尝鲜。

王大姐记得,去年自己孩子出了车祸,班组第一时间集资2000元送到她手上,并且时常到她所在路段陪她聊聊天,帮助她走出经济和心理困境,度过了人生最艰辛时光。孙冬年记得,组员们常常帮自己热早餐,提醒自己饭前洗手。单位考虑自己是残疾人,在自己生病三个月里仍能一分不少领到工资。胡和平记得,自己所在的玉荷路道路容易积水,每次下暴雨时,组长陈世梅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排水清淤。

组员们记得,陈世梅每天驾驶垃圾清运车行驶在班组负责的每一条路上,看见组员就会停车帮帮忙,或是交代几句“过马路要前后望”、“起雾了不安全,等雾散了再扫”,或是给水喝完正渴的组员送上一瓶水。

组长陈世梅也记得,10年前,38岁的她准备干环卫工作,因为家境殷实,丈夫不同意。当时上中学的儿子十分支持她,并且说:“环卫工是城市的美容师!”因为这句话,她选择了环卫工作,并且十年如一日。她觉得,之所以鸿越大道二组能被评为“优秀班组”,和每个组员的兢兢业业分不开,和组员们的团结友爱分不开,与其说这是个环卫工班组,不如说这是一个有着34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

新闻推荐

宣州区:全面治污 网络监控

月8日,由省、市新闻媒体组成的年“宣城环保世纪行”第二阶段集中采访团走进宣州经济开发区,实地走访宣州区在大气环保方面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为了保护碧水蓝天,宣州区始终坚持新上项目和重大技术改...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