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文脉绵延相传
“近几十年修建的影院、剧场、车站、码头许多已经被拆除了,如果不加保护的持续大兴‘拆\’风,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没有百年建筑可言,我们的孩子只能从照片中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在近日召开的重点提案督办会上,市政协委员潘荣强动情地说道。
近年来,宣城市全力打造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如何在开发中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是摆在政府和城市建设者面前的课题,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2015年,市政协委员汪立军等人在深度调研后,提出了《加快实施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提案》。委员们认为,宣城市城区传统格局的府山-景德寺塔千年府衙文化片区,是宣城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区域,历朝历代在府山及周边形成了大片建筑群,历代咏宣的诗文名篇中经常出现谢朓楼、开元寺、景德寺塔等历史元素,然而随着城市的改造,除残存谢朓楼遗址和景德寺塔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历史地名和景观格局几乎完全改变。为此,委员们呼吁,要以宛溪河二期改造为契机,合理利用现有条件,在周边建设两个以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让众多历史街区和历史遗存重新焕发活力。该提案被列为时任市委书记姚玉舟的领衔督办提案。目前,恢复历史文化街区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在繁华都市中渐显。
今年年初,潘荣强委员提交《留住城市“年轮”,保护近代典型建筑》提案,提出了摸清城市家底、制订保护规划、引入民间资本等建议。关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提案,再次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市政协副主席彭少鸣领衔督办。在提案协商办理中,市政协组织提案委委员先后实地视察原宣师图书馆、宁国府文庙泮池泮桥等历史建筑。委员们建议,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在科学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保持与开发、传统与现代等几个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类城市建筑和历史遗存进行认真普查,研究确定不同类别建筑遗产的分类标准和保护范围;在明确对近现代历史遗存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对现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举措,提高城市建设开发和历史遗产保护的科学性,实现一座城市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历史文脉的延续。承办单位市规划局及住建委也一致认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年轮”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精神;委员们的建议切实可行,对于保护历史遗存,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和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各单位积极配合下,宣城市近代典型建筑普查建档工作全面完成,首批722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向社会公布,对2392处文物资源点和众多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利用规划,木直街、澄江路传统文化街区改造和景德寺塔-谢朓楼景观轴线建筑立面改造工程等也已开工,力促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留住城市“年轮”。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日上午,市政协主席丁绍东来到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工会、青联、妇联、教育体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新闻出版界别,参加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副主席周明鸣、宦朝东参加讨论。...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