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消防人员也有“抚恤金” 安徽消防往事(四)

合肥晚报 2021-12-14 00:36 大字

○1930年苏州救火会保养维护救火车。(资料图)

○《义勇消防人员抚恤条例》部分

○《关于安徽省郎溪县新安救火会于民国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举行之试验洋龙喷射效能请莅临参观的呈》

当火灾发生时,所有人都往外朝着安全地方逃离,只有这样一群人,明知道危险却义无反顾冲向火灾现场……他们就是英勇无畏的消防队员。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相关消防档案中,有这样一份特别的《义勇消防人员抚恤条例》。通过它,你会发现档案里隐藏着一段淹没在历史中的消防往事。

义勇消防组织在各地相继出现

“凡各地义勇消防人员抚恤事项悉依本条例办理”“本条例所称消防人员凡义勇消防会及分会之队长分队长班长队士司机等均属之”……在省档案馆馆藏的《义勇消防人员抚恤条例》中如是记载。消防队员赴汤蹈火,非常危险,因公伤残的事件时而发生,由此制定了义勇消防人员的抚恤条例。该档案规定了抚恤办法分三种,即一次恤金、医药费和棺殓费。其中一次恤金根据职务的高低、在职时间的长短和受伤的轻重程度来进行抚恤。

据档案记载,民国时期的消防组织分为官方消防组织和民间消防组织。安徽也不例外。民国初年,安徽官方消防组织以安庆为主设立,时称“省会消防队”“安庆消防队”,蚌埠、芜湖亦有消防组织,但不甚健全。到了1926年,省会(安庆)消防警察47人,消防夫20人,清道夫4人,驻省会警察厅内。

安徽民办消防组织,历史悠久。民办的消防组织因地区、行业不同,有的称救火会,有的称水龙会等。此后,又有义勇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救火委员会等名称。1929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布《扩充消防组织大纲》,规定各县、市一律组建消防组织,并允许商民团体自办消防。此后,安徽各地纷纷成立民间消防组织。

在较大的城市,商贾发达,民间消防组织众多。史料记载,民国初年,滁州城商民团体开始自办消防组织,成立了通济、四牌坊、鼓楼、十字街、东关灯水龙局及省立八中的童子军救火队。

无独有偶,1929年屯溪街遭受火灾后,余福泰南货号、大同布店、同德仁药号首先组织救火会,从上海购办水龙、水枪等消防器材,组成屯溪第一民众救火会——福安洋龙救火会。随后,太平救火会、后街救火会、阳湖救火会、河街救火会、屯溪抢救队等民间消防组织相继成立,消防队员一度达到500余人。1943年后,屯溪警察局会同防护团,将原有水龙救火会编组为消防队一大队,分设福安、太平、河街、阳湖、屯溪等6个分队,担任消防任务。

民间消防组织成立后,不同程度地购置消防器具,以备不时之需。马鞍山采石镇设有“水龙局”一处,置备水龙2架。抗日战争初期,采石镇公立小学开始组织义勇救火队,购置救火机2架、火钩2支、水枪2支。

不仅如此,马鞍山还成立了行业协会消防组织。1948年1月,马鞍山分矿组建救火会,设会长1人,由矿长兼任;副会长3人,由总务、工务、会计等3课长兼任。救火会消防区域包括矿区及其附近各村庄。

广大农村村民为了与火灾作斗争,也普遍建立起民间消防组织,一般称之水龙会。这种水龙会大多以村庄为单位,备置铜锣、火钩、水龙、唧筒等。这些费用均由村民集资,家境好的多出,家境差的少出。旧时,乡村的规划是横街窄巷和砖木结构的民房建筑,村里一旦发生火情,救火人员一边敲锣,一边取消防器材。青壮年一听到火警便放下手中的农活,前来救援。这些民间消防组织的兴起在减少火灾的危害,保护一方平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龙会成立时举办消防演练

民国时期,当时房屋建筑大部分为全木构架,部分为砖木结构,所以大火一来,那些火钩、水桶、唧筒等消防装备就显得力不从心,火到之处一般所剩无几,因此很多民间消防组织就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的消防设备。

1921年,郎溪县梅渚商会发起建立消防组织——太平会。商会规定每个店铺购置柳条戽水笆斗4个,大的商号购一台2人抬捺的水龙,商会购置两台4人抬捺的水龙,以提高灭火水平。不仅如此,该商会还规定,如发生火警,鸣锣为号,商店员工不到者罚酒两席。

一些消防组织在新购灭火器材的同时,准备进行消防演练,一方面让消防队员熟悉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扑救水平;另一方面,消防演练势必吸引普通民众前来观看,起到了消防宣传的作用,让民众重视消防工作,掌握消防知识。

据记载,1947年3月29日,郎溪县新安救火会成立的当日下午便在戴家村大塘进行消防演练。这一点档案中也得到了佐证,省档案馆馆藏的1947年3月28日《关于安徽省郎溪县新安救火会于民国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举行之试验洋龙喷射效能请莅临参观的呈》记载,“现为积极展开工作,增强消防效率,特订于本月二十九日下午二时,在本县戴家村大塘试验洋龙喷射效能。”当时的“洋龙”就是用蒸汽机及稍后的内燃机为动力的消防泵。

除了在购置新的灭火设备时演练,这些民间水龙会也会不定期举办演练,提高消防技能。史料记载,1935年,固镇商会组建民间消防队,购置水车、水枪、水龙头、长梯、扒钩等器械,选拔稍有武功的青年居民担任义务消防员,定期演习,并扑灭固镇街数起火灾。

民间的水龙会还会定期检查消防器具,如发现损坏,便及时修理完好,以备救火时用。1936年,祁门县商会建立义务消防队——水龙会,配有人力水泵等简易器材,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进行洗刷、检修和试用,俗称“洗龙”。各商店皆备有水枪,多数集镇均有更夫巡夜制度。

抚恤档次有规定

俗语说:水火无情。义勇消防队员总是不顾安危战斗在灭火一线,难免出现伤亡事件。《义勇消防人员抚恤条例》中就提到了,当时的抚恤办法分三种,即一次恤金、医药费和棺殓费。一次恤金分六等,即一等恤金一千元、二等恤金八百元、三等恤金六百元、四等恤金五百元、五等恤金四百元和六等恤金三百元。一次恤金涉及职务的高低、在职时间的长短和受伤的轻重程度。该档案中提到,“队长分队长在职五年以上救护水火灾变因而身体受伤致成残废或心神丧失不胜职务者”或“班长队士司机在职七年以上发生前款情事不胜职务者”并且能证明情况属实的退职者给与一等一次恤金。

同时,义勇消防员受伤医治的医药费要凭诊断书和医院收据领取。“义勇消防人员救护水火灾变因而受伤入医院治疗得领受医药费其手续依第十四条办法办理并须附具医诊断书及医院收据。”棺殓费也有一定的规定,“义勇消防队员救护水火灾变因而受伤致死者除由遗族领受恤金外队长分队长得给与一百元以上一百五十元以下,其余人员得给与六十元以上八十元以下之棺殓费。”这一章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义勇消防人员的待遇。让我们向这些逆行者致敬!

□周茂莉 朱佩 汪振和 何芳芳

新闻推荐

安徽非遗文化搬上银幕 电影《幸福小马灯》郎溪开拍

日前,安徽省2021年重点文艺项目电影《幸福小马灯》,已在宣城市郎溪县开机拍摄。拍摄现场,随着“三二一,开始”,鞋上的铃铛响起...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