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张冬云: 利用自身优势实现绿色发展错位发展

新安晚报 2019-03-07 10:00 大字

“宣城不仅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也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宣城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张冬云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宣城地处长三角的几何中心,是皖东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宣城市已在加快推进和谋划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宣城也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安徽加快与长三角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宣城独具生态区位优势

张冬云说,宣城有280万人口,宣城市的面积为12340平方公里。良好的生态环境,紧邻江浙沪的区位,使宣城拥有宝贵的财富和不可多得的资源。宣城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丘陵、岗地等可供开发的土地多,可为长三角特大城市疏解非主导功能提供辽阔的腹地。

记者了解到,宣城是华东地区正在形成的重要能源基地,是安徽省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省辖市,电网规模居安徽省第2位,国家“西电东送”的5条线路有4条穿境而过,“皖电东送”7条线路有3条经过宣城并且全部落点。不仅如此,“川气东送”工程干线9个分输站中的2个设在宣城,年供气指标近5亿立方米,指标富余度比较高;同时,宣城生态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近60%。

在张冬云看来,保护生态、坚持绿色发展,不但没有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反而能够推动良性循环发展。张冬云说,不管是从外看还是从里看,宣城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不可多得,宣城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实现错位发展。

尽快建设产业合作基地

张冬云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人才等要素流动等都成为热议话题。

张冬云告诉记者,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在编制中,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依托苏皖合作示范区,在江苏省溧阳市和宜兴市、安徽省郎溪县和广德县、浙江省长兴县和安吉县、上海白茅岭农场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基地,打造跨区合作、绿色发展样板区。对此他建议,尽快启动产业合作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可以考虑在宣城市规划建设基地核心区和起步区,如此能够兼顾三省一市共同利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上海市进一步疏解非主导功能、加快转型发展、拓展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发挥皖苏浙交汇区域土地、环境、能源、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增强对长三角区域乃至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先行

记者了解到,随着高铁、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宣城与上海、杭州、南京将实现“一个半小时生活圈”;2018年,宣城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和G60科创走廊;得益于深度融合,2018年宣城GDP在安徽省内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中均前移1位,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均位居省内前列。

张冬云说,宣城也在加快推进和谋划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有望今年能够全面开工建设的宣城至绩溪高铁项目等。张冬云告诉记者,通过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宣城内引外联、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不仅可以进一步为合肥、芜湖等省内兄弟城市打通东向对接上海、苏州、杭州的通道,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西向发挥辐射集聚功能,有助于三省一市一体化进程中的分工合作。

加快发展文房四宝产业

去年宣城市出台了《宣城市文房四宝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其中明确提出加速宣城市文房四宝产业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打造新时代“中国文房四宝之城”升级版。对此,张冬云说,文房四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宣成市不仅出台了规划、形成了文件,还设立了产业资金,通过政策支持的形式,来促进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张冬云说,今年宣城将举办第九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通过文房四宝这个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宣城,宣城市也将通过不断努力,推动文房四宝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崔雪美但孝妍新安晚报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刘旸钟虹魏鑫鑫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足不出户吃遍周边美食 “美食代购”悄然兴起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周边城市的美食。像鲍师傅、喜茶、星巴克……这些南京、芜湖等地的特色...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