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首届非遗(歙砚)技能大赛见闻
认真雕刻詹强华/摄□ 本报记者 袁玉灵
一把锋利的刻刀,在光洁如肤的砚石上尽情地“舞蹈”,一勾一勒间,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顿时栩栩如生——11月5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首届非遗(歙砚)技能大赛在歙县文房四宝市场举行,这是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的场景。
据了解,此次比赛由来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域范围内的黄山市三区四县及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的61位选手参加,活动将根据参赛作品的完整性、实用性、技艺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审,评选出的金奖作品由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
先绘图,再雕刻,来自江西婺源的参赛选手胡慧君慢条斯理地操作着。“这块砚石的纹理适合雕刻山水。”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构思。胡慧君曾经在歙县学习歙砚雕刻,不到10年时间,就在婺源带了学徒、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本次活动开展得特别好,我第一次参加,主要是来求教学习的,也想把砚雕工艺传承发扬好。”
据了解,参加此次比赛的选手都有着很深的雕刻功底,胡水仙就是其中之一,她也是现场屈指可数的女选手。“学习砚雕有33年了。”胡水仙一边说一边娴熟地玩转着手中的刻刀,旁边的工具盒里,大大小小的刻刀有几十种,她不时轮换着使用。“今天在场有这么多高手,是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闲谈之间,胡水仙的作品《荷趣》完成了粗雕程序。
端坐、埋头,现场的选手们聚精会神地在砚石上精雕细琢。或转折、或顿挫、或起伏、或切削、或连缀,随着刻刀的深入,宛如刀尖在砚石上“舞蹈”,圆熟、流畅,自然而生动,精妙的技艺与砚石的天然之美相得益彰,令人赞叹。
据统计,歙砚制作技艺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黄山市共有非遗传承人311人,其中仅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就有48人。
新闻推荐
山水诗乡多彩宣城美景等君来——合福高铁旅游媒体联盟采风之宣城篇
城市名片: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以宣纸等笔墨纸砚为代表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这里山脉绵延境内,江水蜿蜒逶迤,山峦叠翠皖东南;这里人文荟萃,素有“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之美誉,历代名人留下大...
绩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绩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