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朱元璋题匾的不同命运□许道宝
[摘要]□许道宝
1956年和1967年,绩溪的两个村曾被发现有两块朱元璋亲笔为绩溪程姓题写的牌匾。由于这两块牌匾保管者对文物保护意识的差别,导致了这两件历史珍贵文物出现了不同的结局。
程观法巧计护“龙凤恩永”匾
相传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率兵攻克宁国府后,带领一班幕僚从宁国进入到绩溪境内外,而且一住就是四天三晚。他成为历代在绩溪一次住的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朱元璋带着最高指挥部的千余官员和家属进入绩溪后,第一站就住在目前属伏岭镇的胡家村,而朱元璋一家数口入住于村中一户姓程的家中。当时正值盛夏,朱元璋臂生疮疖,程家人请来附近寺院和尚用草药给他医治,疗效十分明显,不久就恢复如初。后来这家寺院也改名为“药王寺”。由于草药的效果好,朱元璋在胡家村共住了三天二晚,才带着草药离村南行。在离村前,为了感谢程家的热情款待和为其找到了一位治疗疮疖的名医,朱元璋随手拿了一张宣纸,泼墨挥毫手书了“龙凤恩永”四个大字,后款中有叙事经过,大意是:龙凤三年,朱元璋偕千余官员南征途经胡家村两晚,赠予匾额以表皇恩。后来程家伐木制匾刻录朱元璋手书其上,世代长房相传至程家后人程观法手上已达600多年历史了。
据史料记载:“匾上‘龙凤\’两字有两种不同解读方法:其一是指那时的抗元义军‘红巾军\’的皇帝年号 (小明王)。朱元璋当时是属于红巾军一支劲旅,被小明皇封为江南军政长官。“龙凤恩永”四字可解读为永远不忘皇恩之意。其二,朱元璋挂靠小明王是实现他“缓称王”战略策划手段之一,他接受小明王所封官职,但在书写匾额时,从不将官职冠于自己姓名之前,隐喻自己就是王者。 ”
文革期间,破“四旧”是当时最“火”的运动之一。人民公社社员程观法家藏有一块封建皇帝朱元璋手书古匾的事被胡家村红卫兵揭发了出来,大家一致要求要将这块帝王将相手书的古匾烧毁。这时的程观法左右为难,烧毁这块匾吧,世代相传的这块匾就这样断送在自己的手里,感到对不起祖宗;不烧吧,面对众人义愤填膺的激情,程又不好强行对抗。程观法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经过一个晚上,他想了一个既能保住古匾又不伤众人面子的两全之策。第二天,聪明的程观法一早来就到红卫兵司令部,对造反司令说:“昨天晚上自己认真考虑了一晚上,觉得过去细心保管这块帝王将相手书的古匾,是十分错误的,决心痛改前非,与其势不两立。我想就这样简单地把这块古匾一烧了之实在是太便宜它了,还不如把它作为猪栏板,罚它永远为贫下中农看守猪栏,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好在程观法家当时也是贫农成分,他这种在大事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的态度得到了造反司令员的认可。从此,这块古匾在“看守”猪栏中也顺便被保护了起来。
后来,当时徽州地区文物商店得知这个情况,随即派员上门征收。过了些日子,该单位通过当时胡家公社革委会转给程观法一封信和60元汇款单,信中说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块古匾系朱元璋真迹,程观法因保管国家文物有功,特给奖金60元以资鼓励。该匾后经审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珍藏于省博物馆中。此信现藏于程观法之子程灶林手中。
第二块匾被人为破坏
朱元璋在绩溪为程姓题写的另一块匾是1956年在华阳镇前坦村 (现已融入城区)拆除程家祠堂时发现的。据程家后裔回忆,此匾是朱元璋赐给程氏后生程仲义之物。
程仲义少有才智,朱元璋途经绩溪时他投入其幕下,由于程仲义熟悉徽州交通地理,懂徽州方言和风土人情,也有一定组织能力,为朱元璋所器重,任南征皖南各县随军参谋和后勤助手。当最后结束皖南战役班师回应天时(今南京),翻越翚岭途经来苏桥旁的前坦村,仲义为了让自己的双亲见到这位开国皇帝,有意安排朱元璋一行宿营该村。当朱元璋在看望仲义双亲时,以手书匾额赠程家。后在重建程氏宗祠时,才挂匾于宗祠正堂之上。据程家后人说,程仲义在明代早期,曾经官至布政副司之职。这块在前坦村发现的落款人为朱元璋的蓝底金字大匾,字后附有篆体朱元璋三字方形红色印章。
现在70岁以上的前坦村民都目睹过当时该匾出现的情景,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已不记得这块古所匾上所书何字。此匾曾一度被抬入生产队仓库存放,在长达十多年时间内无人问津。由于村民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薄弱,最后被保管员一锯为二地作了厕所踏板而告终。这块珍贵的古匾从而也就人为地消失了。
明太社朱元璋来绩溪时,为何乐意住宿程姓家庭,并只给程姓题词?是否均为程仲义的缘故,这是一个让人值得去探索考究的谜。而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强弱,导致这两块古匾出现一存一失的不同结局,这也使后人在观赏第一块匾的同时,为被毁的第二块匾感到惋惜。
新闻推荐
安徽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家级的有 60个,省级的273各,市级的641各,县(区)级的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成为政协委员们提案关注的话题。日前,省文化厅予以...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