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杨桃岭古道往事(一)

黄山晨刊 2014-07-01 19:14 大字

胡适故居一角□冯际超

两年前在绩溪上庄胡适故居参观时,听说了不少与杨桃岭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都与100多年前杨桃岭两边的几个年轻人有关。他们是上庄的胡适,江村的江冬秀,旺川的曹诚英和余川的汪静之。杨桃岭在绩溪上庄与旌德江村之间。一座山岭分隔了两地,一条古道又将两地相连。这古道曲折盘桓四十里,风雨萧萧数百年,胡适的一篇关于杨桃岭的名作让这条古道、这条古道曾经走过的人以及这人与人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近年偶有驴友进山探古寻幽,踏青采风,称之为胡适与江冬秀的“爱情小道”。

从上庄回来后,去杨桃岭古道探访采风的念头就一直在我心头萦绕。今年四月,在友人的相邀下终于成行。四月的皖南,油菜花黄,翠竹吐绿,杜鹃红艳,春意盎然。先到胡适故居。胡适故居坐落在上庄村的一组清末徽派建筑里,故居见证了胡适儿时的生活、学习和情感追求。这里襟山带水,群山环抱,清澄的常溪河,由西向南,潺潺流淌,经杨林水口,穿过杨林桥,蜿蜒东去。村内古巷纵横幽深,石板路曲曲折折,古民居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在苍松翠竹的映衬下,引人入胜。泾人吴拙庵曾经赞美:“其山清以旷,其水环以幽。”写出了上庄的恬静和神韵。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旌德县江村江世贤之女江冬秀订婚。冬去春来14载,两人却从未见过面。1917年胡适留美学成归来,还不满26岁,就当了北京大学教授,可谓少年得志。同年12月,胡适应母亲要求回故里完婚,在老家与江冬秀举行了新式婚礼,新人用鞠躬礼代替了跪拜礼。婚礼上曹诚英作为江冬秀的伴娘,举止优雅得体,引起了胡适的注意,而曹诚英既为胡适的风度所倾倒,更为胡适的才情所折服。这次婚礼上的相遇,改变了曹诚英的人生轨迹。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但他的婚姻却是不折不扣的老式婚姻。当年西装革履的胡适教授与小脚女人江冬秀的婚姻被称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胡适幼年丧父,是母亲一手将他抚育成人,慈母的影响在胡适一生中都不绝如缕,使他受益,更使他想冲破而无法冲破。所以,胡适虽然极力主张婚姻自由,主张破除陋习,但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他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胡适逝世后蒋介石所送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精确地对胡适作出了评价。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胡适一生获得35个博士学位,是学贯中西的大文豪。

2010年9月,当时的文化部长蔡武以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的身份访问台湾,第一站就是参观胡适故居,蔡武在胡适铜像与墓碑前静静凭吊。他说,“胡适先生是北大的老校长,在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中有很大的影响,现在研究他的人很多。我是北大毕业的,也在北大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次到台湾来看看老校长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看看他的故居和遗物,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文革”中遭到批判的胡适来说,蔡武的专程吊唁,不啻一份迟来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两岸关系从对峙到缓和,让两岸都敬重的思想家胡适,不再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遭到曲解与责难。

新闻推荐

旌黄共筹箬岭官道徒步活动

□ 孙国钧 汪荷月晨刊讯 3月23日,旌德县旅游局与黄山区旅委共同前往谭家桥镇,就第三届徒步箬岭古官道活动进行对接,预计赛事将于4月下旬举行。据了解,旌德县旅游局详细...

旌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旌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