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之景 无不镌刻厚重之文
太极洞:洞内洞外古迹别样多
太极洞有“东南第一洞”的美誉,坐落在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宣城市广德县境内。
来源:太极洞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道教始祖李耳云游天下,途经太极洞时,对洞景赞叹不已,遂驻足于洞中炼丹。太极洞也因此得名。石龙山一山连山水,太极洞正在此山中。洞前有一“砚池湖”,相传是范仲淹洗笔涤墨之处,洞边有汉代古刹——太上正殿,洞口立着明朝文人吴同春所书“太极洞”碑。
特色: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构成一个险峻壮观、神奇绚丽的大洞天。
景观:太极洞为石灰岩溶洞,长5.4公里,由上洞、下洞、水洞、旱洞组成。有160多个景点,其中最著名者为“十大景观”:太上老君、滴水穿石、槐荫古树、仙舟覆挂、双塔凌霄、金龙盘柱、洞中黄山、万象揽胜、太极壁画、壶天极目。
太极洞外景物优美,古迹众多。景物有绵延起伏的山峦,野趣横生的竹海,鸡鸣狗吠的村舍等。古迹有东汉刘秀避难的“卧龙桥”,三国吕蒙发令的“将军台”,北宋范仲淹涤砚的“涤砚池”,南宋岳飞明志的“剑峡石”等。
人文:太极洞的形成,大约是两亿五千万年前,自汉唐以来渐成旅游胜地。据史载,范仲淹在广德任职时为该洞题过诗,宋元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挥毫于洞壁,题刻于岩上。其壁上的摩岩石刻,琳琅满目,苍劲有力,仅初步查明赞誉太极洞的古诗和游记就有十多篇。
茅仙洞:茅家三兄弟隐身之处
茅仙洞景区面积16平方公里,是 “淮河风情游”凤台集散地,三面环水,淮河绕境而过。
来源:汉成帝年间,茅山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他的两个在京都做官的哥哥也辞官来到此地,三人一边学道,一边辟路伐木,建造宫观,茅仙洞之名由此而得。从此成了历代宗教圣地,或为道观或为庵寺。
特色:道教庙宇。
景观:古洞建于淮水岸畔双峰山的峭壁上,背山面淮,旷览平畴,洞上建有三茅殿。古洞全长700余米,洞内有36洞天,分别赋予宗教文化,淮河民俗文化。洞前建有两层砖木结构的正殿一座,殿宽三间,飞檐翘角,额悬“茅仙古洞”四字木匾,殿旁建有六角凉亭。洞附近有大禹治水处、刘安瘃冉井、寿塘关等名胜古迹。
人文:后由唐代禅宗高僧道树禅师驻锡于此,首建硖石寺。至明代玉田法师、昭杲大和尚住持达四十余年。至清代道光年间,由莲谷和尚又易名古硖石寺。至清末才由道教全真派住持,是全国最早佛道并存的寺院。公元1934年改为清天观。
桃源洞:酷似陶渊明笔下仙境
桃源洞是古时县内交通的要塞,洞口凿有“桃源古洞”四字。
来源:山腰凿有洞,即桃源洞。穿沿而过,支木以行,故又称栈阁岭,下临钟潭,南北壁立百余米,过洞豁然开朗,屋舍俨然,的确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特色:山形险峻,风光绮丽。
景观:原建有茶庵。“汲山泉以煮茗,解行人之炎渴”。沿后岭上,明代建有桃源书院,又名时习堂,岩壁上还建有观音阁,供奉观音白玉雕像。
人文:古人吟咏桃源洞的诗很多。宋朝孙抗《桃源》诗云:“洞里栽桃不计时,人间秦晋是耶非。落花遍地青春老,千载渔郎去不归。”清邑人程霖诗云:“清溪一曲竹千竿,栈道遥同蜀道难,无定烟岚时变态,多灵草木尽生寒,桃开洞口霞飞水,梨放枝头雪拥栏,隔岸渔歌声唱晚,归云片片夕阳残”。
现桃源洞已拓建为黟渔公路,石壁上刻有现代著名诗人张光年手书的“桃源洞”三个大字。
风火水洞: 仙人锯板的居所
旌德白地镇,位于皖东南山水名城旌德县的西南部,是通往黄山的东大门。大会山的风火水洞就在这里。
来源:传说三个洞是仙人锯板的居所。
特色:著名溶洞风景区
景观:风洞两边怪石突兀,石壁上时而落下几滴水珠,洞内凉风习习,稍坐片刻,顿时神清气爽。火洞的洞壁似墨漆涂过一般,若用石一击,便火花四溅。伏身进洞,时间一长就会感觉浑身灼热,透不过气。水洞里泉水在潭里缓缓打旋,酷似杂技演员转动石碟那般明快,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柔和。洞壁那光怪陆离的图案,酷似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的花朵镶嵌,逗人喜爱。站在洞前,仰视洞顶,那岩石向前耸立,仿佛要扑跌下来。
人文:传说当地有高僧除掉蛇精后,便在山林中穿梭浏览一番。见此山石质结构造型与黄山大同小异。风洞、火洞、水洞,洞口老树纷披,古藤缀拂,依稀缠绕,洞口向外飘散着淡淡的白雾。火洞内怪石耸列,苍岩险峻,且有石桌、石椅、峭刻如画,宏隧深渊。水洞里泉水清澈晶莹,令人赏心悦目。从水洞里流淌出来的一泓清泉,顺山峡下流,飞珠溅玉,瑰丽多姿,形成两条水系。一条流往绩溪县境内,一条流往旌德县境内,那潺潺溪水,长年不息。
于是,高僧便在山中建起禅庙,鼎盛时僧人多达一百余,峰下还建有甘露祠、祗园禅林、登仙桥、朱砂壁和龙栖池。
龙泉洞 :温度常年十八度
龙泉洞位于宣城市水东镇,又称窑头洞,系灰岩溶洞,早在七百年前就有揽胜者至此。
来源:据传,有一个高僧带着他的弟子寻找风水宝地建寺传道,来到碧山,发现这里的地势像一把太师椅,且山间有泉水涌出,认为这就是“龙吐水”之地,把这里当做是风水宝地,建立了寺庙,就是今天的龙泉寺,把洞命名为龙泉洞。
特色:钟乳、石笋、石柱比比皆是。
景观:龙泉洞约形成于300万年前,为石灰岩溶洞。洞内规模宏敞,气势磅礴,曲折幽深,怪石离奇,犹如匠心独具的一件艺术杰作,美不胜收。洞内有上下七层,左右五处,大厅20个、100个洞穴,大的有1000多平方米,小则200至300平方米。洞内面积12000多平方米,空间8万多立方米,天然景观200多处,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帽遍布。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18度左右。
人文:龙泉洞历史上即为旅游胜地,至今洞壁存有历代游人题词28处,由于年长日久,多数已辩认不清,其中南宋开庆元年(1195年)冬仲月向山许荣萱题词,可见从《西江月》词牌证明,早在800年前,就有游人来此领略洞府奇趣,清《宣城县志》对龙泉洞也有记载。但龙泉洞于清代中期洞口堵塞,直到1978年大旱,农民寻找水源,才被重新发现开掘。
新闻推荐
1月日,由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宣城名优新产品"主题日活动广德专场活动在宣城市美丽的宛陵湖畔举行。记者了解到,主题日活动是广德县参加此次宣城地方名品展示展销会的一部分,全县共有家...
广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