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终将过去,生活会更美好 探访安徽无为市受灾群众安置点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7-17 01:26 大字

天空阴沉沉的,有时来一阵暴雨,有时仅飘落些许雨丝。

站在长江大堤上向下看去,位于堤脚的安徽省无为市刘渡中心小学,三层教学楼的楼顶与大堤仍有10多米的落差。

7月15日,这座教学楼里“居住”着来自周边外护圩以及低洼地带的91名受灾群众,其中包括10名留守儿童。

78岁的赵家琪半躺在一楼一间教室拐角处的折叠床上。与他一起住进这间教室的还有另外10人,都是无为市刘渡镇凤凰颈社区的居民。

赵家琪是7月10日深夜从家中紧急搬入刘渡中心小学的。由于情势紧急,他只穿着一身衣服就出来了,家里所有的物品都没有带。

当地政府在多日前就已经挨家挨户做工作,让大家尽快搬到安全地带。7月6日,刘渡镇党委政府连夜指令当地官洲圩、青山联圩、凤凰颈外护圩等3个防汛中队果断采取行动,向受洪灾威胁的居民告知转移预警,动员实施搬离。

刘渡镇北枕西河,南濒长江,内河防线长34公里,外护圩防线长11公里,境内水网纵横,防汛段面复杂。高水位长时间浸泡的圩堤极易出现渗水、管涌等险情。

7月10日的撤离,是一次不得不采取的行动。事实证明,当地政府决策果断,而群众的撤离也非常及时。“撤离半个小时后,家里就开始进水了。”赵家琪对记者说。

在刘渡中心小学的安置点,赵家琪领到了一张床,还有毯子、被子等生活必需品。一日三餐和饮用水全都免费提供。不过,他心里仍然有点失落,毕竟自家进水了。

入住安置点的第二天上午,赵家琪曾经悄悄地回到家中。蹚过超过腰部的水,他好不容易才把门推开。看到十几公斤大米,还有床上的被子都泡在水里,他心里难受:“这些东西经水浸泡之后,就一点用都没了。”

同村的沙小群,有事没事喜欢坐到赵家琪身边和他聊天,或者一起默默坐着看窗外的天。沙小群穿着一件较新的白衬衫,只是衬衫略有点小。听说沙小群什么都没带就来到安置点之后,沙小群的亲戚给他送来了一些衣服。

“村里有些人投亲靠友去了,也有亲戚劝我去他们家住,我觉得还是不要添麻烦的好。再说了,这里什么都有,挺好的。”沙小群说。

尽管当地政府已经在各种物资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但安置点里的群众生活还是牵动着社会热心人士的心。

7月15日这天大雨滂沱,刘渡中心小学前不时就会开来几辆货车,这些都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或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前来送货的。送来的物品大多是方便面、矿泉水、面包、牙膏牙刷、衣服、被褥等生活必需品。

多家爱心餐饮企业主动承担起安置点里所有人员的一日三餐。早餐有牛奶、馒头,还有稀饭。中餐和晚餐是盒饭,有牛肉、炒鱼片、干丝炒肉、蔬菜等荤素搭配的菜品。

有关部门还开来“文化大篷车”,为安置点群众表演地方戏曲小庐剧、黄梅戏以及小品和流行歌曲。教室里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此时也派上了用场,住在里面的人可以随时“点播”内容丰富的电影、电视剧、戏曲类文艺节目。

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镇卫生院的医生、派出所的民警以及镇里的中小学老师、志愿者队伍,也都动员起来。

截至7月14日18时,无为市沿江五镇共安置转移群众7567人,其中分散安置人员6855人,通过集中安置点安置群众712人,像刘渡中心小学这样的集中安置点共有8个。

赵家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打工。老人家并没有给儿子打电话,“主要怕他担心。事实上我现在挺好的,也不需要他担心。”

从小生长在长江边的赵家琪,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多次洪水,也掌握着洪水的很多“脾气”:洪水终将过去,一切日常很快就会恢复。对他来说,洪水将来还有可能回来,但生活总归一年比一年更美好。

(本报安徽无为7月16日电)

新闻推荐

“打赢这场硬仗,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无为市高沟镇石板隆兴洲,防汛人员在堤坝上值守,及时应对管涌、渗漏等险情。记者杨大伟摄□记者潘晔翟婉倩7月15日,暴雨如注,...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