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远征西陲平虏去

安庆晚报 2015-09-03 12:22 大字

[摘要]张爱斌

 

现居住在安庆市滨江苑、已96岁高龄的陶芳田先生,是安徽省仅存的三名抗日远征军老战士之一,被视为"国宝"。不久前,安徽省和安庆市民革负责人,及安徽电视台记者登门看望了他,为他拍摄了专题片《抗日远征军老战士陶芳田》,通过安徽卫视播放。

陶芳田1920年4月生于桐城县孔城镇一户小商之家,1942年春毕业于湖南大学。为抗日救国,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远征军第五军200师,从事测绘工作,上尉军衔。他测绘的战图很得师长戴安澜(无为县人)将军的赏识,后随军远征缅甸抗日。入缅后,参加的第一场战役是东瓜保卫战。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在戴师长的指挥下,陶芳田和战友们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苦战12天,歼敌五千余人,最终取得胜利。

东瓜保卫战后,陶芳田又随200师参加了棠吉争夺战。戴师长亲临一线指挥,陶芳田和战友们士气高昂,一鼓作气攻占了棠吉西面、南面和北面的三处高地,并突进市区与日军展开巷战。戴安澜和286团团长刘有道(岳西人)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战斗异常激烈。戴师长的一名贴身卫士中弹牺牲,随从副官受重伤,陶芳田也险些遇难。

攻克棠吉的消息传到了国内,国人无不欢欣鼓舞。史迪威将军对此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之声威者殆以戴安澜将军为第一人”。棠吉战役不仅极大地鼓舞了中国远征军的士气,也使缅甸东线的战局转危为安。

此后,200师奉命战略转移。由于日军已先期占领密支那,切断了200师原定从八莫经密支那回国的道路,戴师长不得不率部从缅甸北部的山区辗转行军。全师剩勇六千余人进入缅北渺无人烟的山区。在无衣、无食、无路和滂沱暴雨以及敌机轰炸中,与尾随的日军周旋作战,艰苦惨绝。晚上宿营,陶芳田和战友们钻进帐篷,穿衣睡觉,还要用毛巾盖住脸,但结果还是被虻蚊咬得红一块紫一块。回想那段日子,陶芳田苦不堪言。

由于陶芳田在东瓜和棠吉战役中作战勇敢,受到戴安澜师长多次嘉奖,不久晋升为抗日远征军第201师直属军士大队上校指导员。在201师任职期间,日军步步逼进,妄图瓦解我仅存之半壁,全师准备出征迎敌。陶芳田在师长的支持下,写成讲稿和绘制十余幅作战图,在全师作抗日形势报告,他讲得生动活泼,有理有据,反响强烈。他还即兴作《鼓战》诗一首:“拟韬驱虏鼓全军,划指战图论守攻;半壁西南背水阵,伏兵千里杀声隆。”

抗战胜利后,陶芳田不留恋高官厚禄,不愿参与内战,主动要求解甲归田,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安庆。回故乡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年迈退休。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陶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赴缅甸远征抗日已过去70多年了,至今仍历历在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几千万中国人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新闻推荐

防汛演练中年轻的女记者站在坝埂上面对着下面整齐列队

防汛演练中,年轻的女记者站在坝埂上面对着下面整齐列队的演练队伍,仿佛正在检阅。对比强烈,画面诙谐。□ 张勇/摄(摄于无为县)...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远征西陲平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