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联系村开辟科技兴农致富路

芜湖日报 2014-01-03 10:42 大字

□ 本报记者 唐乐燕

近年来,市科技局把科技兴农致富作为“双联系”工作的重点,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联系村开辟了一条科技兴农致富路。

提高农民种养水平 授之以渔让农民“唱主角”

病虫防治、农田施肥、种养技术、天气变化……多年来,每隔几天,很多联系村中的村干部和种植、养殖大户们都能收到一条这样的“贴心短信”。为了帮助农民增收,及时向农户发送灾害预警信息或农业消息,在联系村中,量身打造的“农业科技短信入户工程”一直深受广大农民们的喜爱。

“帮扶,关键不在‘输血\’,而在于‘造血\’。”记者了解到,在引领着农民奔向致富的路上,为了让他们真正唱“主角”,市科技局便是如此把帮扶的重点放在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上。

如今,在联系村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见知名农业科技专家的身影,他们受邀而来亲自为农户传授技术、进行辅导;在很多的村头巷尾,不知不觉新建了实用有趣的科普画廊,村民们可以“边走边学”。 近一年来,共有科技图书1000多册、科技光盘800多盘实实在在地递到了农民的手上……为了让联系村脱贫不返贫,科技局为农户们讲授水稻优质高产种植新技术,及时发布广大农民急需的科技种养技术和方式,市科技局一步步增强着广大农民的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意识。

探索新模式、新技术 联系村中硕果长结

在无为县的海桥村,水产品死亡一度成为当地农民在养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得知这个情况后,市科技局在村中推广了“纳米微孔增氧养殖技术”,很快,海桥村中的水质明显得到调节,一举攻破养殖户们的头疼问题,如今,此技术推广面积达1000余亩,而这一项技术成功地为当地农民增收30多万元。在新联村,市科技局免费提供了100余斤的“袁隆平Y-II”水稻粮种分发给种粮大户试种,今年夏天高温肆虐,收成普遍受影响,而该品种每亩产量却高于常规水种品种50公斤左右,给种植户每亩增收100余元。

树立科技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在“双联系”的活动中,市科技局找准方位,典型引路,一系列新技术、新品种无疑成为了广大农民的福音。

“扶上马更送全程”,为了帮助农户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记者了解到,市科技局还多次邀请企业前往联系村,让企业和村干部及种养殖大户进行对接。从水稻、食用菌新品种的提供,到免费培训和全程技术指导,再到销售渠道的打通,在“双联系”工作中,市科技局为农企之间搭建了协调互动、长效合作的平台,不断引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模式,让联系村中的这条科技兴农致富路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计划、预算审查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 向陈宏)昨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计划、预算审查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卫民主持会议。座谈中,各代表团汇报了对...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