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政府工作报告》 (摘要)

芜湖日报 2014-01-15 10:39 大字

本报讯 《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部分对过去一年工作进行了回顾。

2013年,在中共芜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总要求,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0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381.7亿元,增长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亿元,增长14%;进出口总额54.3亿美元,增长19.1%;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78元,分别增长10%和14.5%。

一年来,主要做了九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江北建设步伐

市委、市政府成立江北新区建设指挥部,强力推进跨江发展。编制了江北新区概念规划和江北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11座过江通道建设纳入国家规划。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合福铁路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桥接线、北沿江高速、江北和谐大道、无六路改造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合福铁路、合裕线航道整治等工程加快推进,商合杭铁路获批立项。裕溪口水道上段公用航道开通。江北水厂、裕溪口天然气输配站建成运行。江北产业集中区成为省直接调度开发区的“排头兵”,50多公里路网、公用码头一期基本建成,起步区基本实现“九通一平”。

促进经济健康较快增长

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出台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42条意见,实行“一企一组一策”,兑付奖补资金49.8亿元,落实减免税58亿元。取消、降低涉企收费60项,减轻负担3.6亿元。对困难企业减缴、缓缴社会保险费6.7亿元。充实了县区担保公司国有资本金,开展了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服务活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信义光能、海螺创业2家企业上市,宇业集团“借壳”上市。全市完成直接融资223亿元。

推动产业扩张升级

坚持首位产业首位支持、支柱产业加速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200亿元,增长14%。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3475亿元,增长15%。机器人、新型显示产业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190亿元,增长23%。编制了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立了首个省级广告产业园区。新增开城、平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5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以汇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高科技创业活动为重点,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出台了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意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规定、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等配套政策。出台了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和“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芜湖市第六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繁昌和无为、芜湖县分别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试点县。

深化各项改革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开展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围。出台了市级预算管理办法。准金融机构监管征信子系统中心平台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出台了市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市县16家公立医院继续实施药品“零加成”销售,并在全国率先扩大到高值医用耗材。芜湖市列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新一轮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卫生、地理、城市污水管理等信息资源实行整合共享。

扩大对外开放

着力打造沿江开放高地,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了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和奖励办法,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借会招商、项目招商。长江大桥开发区调整区位、新芜经济开发区和南陵工业园区扩区获批。编制了芜马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凤鸣湖路等城市道路与马鞍山市实现互通,两市银行本票实现互兑。芜湖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累计落户项目47个。三山港区设立了海关临时监管区,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工程建设加快,芜湖港成为国家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芜湖口岸成为全国运行管理先进口岸。

提升城市品质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批。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宣段(商合杭铁路共线段)、芜湖火车站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宁安城际铁路、铜南宣高速、芜申运河等工程加快推进。雕塑公园三期建成开放,汀棠、大阳垾、芦花荡、莲花湖等公园加快建设。芜湖市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整合美好乡村资金4.8亿元,27个重点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建立了数字化城管视频监控系统,完善信息化、网格化管理,芜湖市在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位居全省创建城市第一。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实施40项民生工程,完成工程投资80亿元。超额完成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71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小学教学点改造。实施创业富民工程,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亿元,居全省首位。出台了21条优惠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完善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费用“一站式”结算办法,大病患者报销比例提升6个百分点。提高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低保金5亿元,保障低保对象15.5万人。住房公积金政策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保障房2.5万套,改造棚户区1.3万户。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出台了市政府工作规则,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决策执行,健全监督制度。制定了公务员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市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取消、调整232项。实施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提高网上受理率和办事效率。建立了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政府采购实现网上全流程操作。办理人大议案2件、建议203件和政协提案351件。办理回复网民咨询和市长信箱留言1.2万条。

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本报讯  《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在谈到201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芜湖区位、产业、政策、生态等方面优势突出,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改革动向,积极抢抓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重大机遇,着眼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超前谋划创新之举、应对之策,抢占新一轮区域竞争、产业升级制高点,集聚发展新能量,打造竞争新优势,不断提升芜湖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提高发展质量与扩张经济总量并举,更加注重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勇当全省乃至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发展的“领跑者”。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5%,居民人均收入、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节能减排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

以跨江发展为重点  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五个方面工作时,提出要以跨江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

加强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深化江北新区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城市形象设计。完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编制,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排水防涝、公交、内河岸线等专项规划编制。开展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工作。按照主城区定位规划建设江北新区、三山区,启动无为撤县设市工作,按照中等城市标准推进南陵建设,加快芜湖县、繁昌县融入市区。

全面拉开江北建设框架

统筹开发江北新区,按照芜马城市组群中心区的标准加快建设沈巷片区,启动二坝、汤沟片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增加过江通道,开工建设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加快合福铁路、长江公路二桥等工程进度。构建江北骨干交通网,开工建设庐铜铁路、江北大道、江北纬八路、通江大道北延线及互通立交等工程。

优化提升江南城区建设

实行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房屋征收、商品房供给有效联动。结合改造17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推进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启动建设神山口商圈,打造若干特色街区。推进生态城区建设,提升城市道路和街头绿化水平,建成神山公园、汀棠公园综合改造一期。

加快建设城乡基础设施

完善立体交通网,力争芜宣机场早日开工,加快宁安城际铁路、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申运河等工程进度,完成火车站东站房改扩建、宁安城际铁路弋江站工程,加快国省道一级公路改造。优化老城区交通,开工建设中江桥改建、黄山中路拓宽等工程,完成弋江路北延线一期、弋江桥改建、荆山桥改建工程。加快青弋江分洪道、无为县万亩圩口达标等水利工程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制定城市夜景亮化总体规划及管理办法,规范优化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摊点管理,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推广建筑节能,倡导绿色建筑。开展重点区域环境整治行动,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完善城市管理考核办法,发挥数字化城管平台作用。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五个方面工作时,提出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

大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完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市政、园林等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招标采购制度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提高科学性、公平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研究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制度;调整优化财政专项支出,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价;清理、优化财政扶持发展的各项政策。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加强国有资产和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督管理。深化金融改革,支持大江银行等民营金融机构的申报设立;推动股权融资和发债工作,鼓励企业加快改制和境内外上市步伐,扩大“新三板”上市规模;构建市级平台牵头、覆盖县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投资、担保体系。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做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工作。探索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高中阶段学校结构性调整,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组建职教集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完善医疗服务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机制;推进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完善基层医疗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行居住证制度,让进城农民享受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

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改进招商方式方法,围绕首位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强化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做好跟踪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大力引进和培育外向型企业,支持现有开发区扩区升级。提升出口加工区,申报综合保税区,谋划自由贸易区,健全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机制,建成雨耕山公共型保税仓库,抓好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加快三山港区建设步伐,争取芜湖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打造皖江航运枢纽。支持奇瑞、海螺等企业“走出去”,鼓励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推进芜湖港与上海港战略合作,把芜湖港建设成为上海港的主要喂给港;完善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机制,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活动;加快芜马同城化,推动芜亳合作共建。

以产业和项目为根本  奋力打造经济升级版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五个方面工作时,提出以产业和项目为根本,奋力打造经济升级版。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落实好稳增长措施,坚决兑现降税减负和奖补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领域,鼓励发展民营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建立基于信息化、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呼叫中心,实现服务企业机制化、常态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新上一批重大项目

全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高端的重大项目,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扩张升级。开工建设海创总部基地、钻石飞机及配套装备制造、科创生命健康产业城、古城一期等项目。加快埃夫特万台工业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项目建设。建成中国非物质文化博览园、雨耕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等项目。

集聚发展首位产业和新兴产业

坚定不移把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首位产业重点突破,支持奇瑞、海螺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实施重大经济增长点培育工程,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金,撬动500亿元项目投资,积极培育千亿元产业集群。抓好机器人、新型显示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机器人产业。

大力发展服务业

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公铁水联运,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加快“智慧芜湖”建设,启动政务云计算中心、“天网工程”等项目。围绕欢乐城市目标,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现代林业发展规划修编。加快建设无为羽毛羽绒、繁昌食品、南陵食品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推动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引导优质工商资本投向现代农业。深入开展地方种质资源保护,打造大米、江蟹等农产品品牌,办好芜湖农博会。支持奇瑞重工做大做强,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农业装备产业集群。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五个方面工作时,提出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

大规模集聚创新资源

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更加突出招才引智,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服务提升工程,面向全球导入优秀人才、创新团队。优化创新平台,推进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各类人才广泛集聚、人才资源效益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

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鼓励发明创造,提高专利质量和专利成果转化率。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8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有效的孵化机制和管理体制。深化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完善科技融资担保等金融中介服务,拓宽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加强节能预警监测,控制能源消费。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导水泥、电线电缆、汽车零部件、矿山等行业实施并购重组,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健全用地指标与项目质量挂钩机制,争取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试点,争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开工建设城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加强饮用水源地监管,实现水源保护全覆盖。落实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着力点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必须重点抓好的五个方面工作时,提出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年计划投入83.5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优质岗位。加强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加快形成创业带动就业良性机制。扶持科技创业实体,活跃高科技创业氛围。研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完善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行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农村低保人均补差标准提高10%。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打造教育名城和皖江医疗中心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公正。通过名校办分校、委托式办学等方式,办好新建学校。依托在芜高校基础教育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完成市一院新区儿童医学中心、皖南康复医院病房大楼项目,开工建设宝能、和天等民营医院,建设专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集聚区。落实国家生育政策,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放市博物馆、规划馆,争创国家级档案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成气象科普中心,启动交通气象、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积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驻芜部队建设,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工作。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做实做强社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社区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稳定价格总水平。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健全道路交通等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本报讯 《政府工作报告》第三部分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落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行政能力。严格执行市政府工作规则,依法用权履职。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建立健全协商制度,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意见。完善政务和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及时主动公开涉及公众利益的信息。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创新政府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简政放权,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实行政府及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减少对微观经济干预。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咨询机构合作,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咨询机制。规范政府合同管理,严格履约监管。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坚持高效便捷,建设服务政府

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理念,带头践行开放、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落实公务员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健全“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在政府部门、服务窗口、基层站所推行“亲切服务”。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打造更好发展环境,提供更优公共服务。发挥市民心声网等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政民互动。继续开展民主评议百名科长、万人千企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创新政府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开发网上考评系统。

强化制度约束,建设廉洁政府

加强对转变工作作风相关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制。健全各项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做到财政供养人员、“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停建,一般性支出预算压减5%。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大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新闻推荐

鸠江区举办专场招聘会

本报讯(记者 陈旻)鸠江区人社局于1月25日至27日分别在汤沟镇、二坝镇举办“南北共建、美丽鸠江”专场招聘会,区内数十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1200余个就业岗位,现场与用人...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