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的荸荠渴望深加工
□本报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吴文茜
蜀山镇位于无为县西南隅,荸荠种植面积广,是蜀山镇最重要经济作物。在蜀山,大约每户有3亩以上的土地种荸荠。近日,记者走进蜀山镇,农民忙碌的采摘场景成了道路两旁的风景。记者发现,蜀山荸荠生产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加工仍限于对农产品的原料生产。目前,镇政府正积极探索深加工和机械化操作。
最热时种 最冷时挖
年过六旬的高司发和他的老伴是镇上一家荸荠合作社的社员,也是一对留守老人。记者见到他们时,老两口正在地里挖荸荠。只见高司发将戴了塑胶手套的手深深插进泥里,使劲向上一翻,圆圆滚滚的荸荠就暴露出来。挖的时间长了,老人手指关节处就会磨疼。一旁的镇政府工作人员说:“挖荸荠需要一直弯着腰,真正是‘面朝泥土背朝天\’,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挖,都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在干。”
5—10月是荸荠的生长期,采摘期长达6、7个月,期间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和劳动热情。记者打听到,目前蜀山镇带泥土且未经挑选的荸荠收购价格是1—1.2元,按照高司发夫妇一天挖400多斤荸荠算,每天两人共挣约400多元,这对于老两口来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也掌握不了。今年的行情比去年好,去年荸荠的价格一度跌至0.35元,一亩地还要600、700元的成本,没人愿意挖。”镇上负责人介绍。
高司发所在皖红农产品加工公司,是镇上唯一的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厂内有1万多亩荸荠生产基地,采用农业合作社的模式,带动了当地3200户农民就业。据厂长介绍,合作社从农户家收购,分品质大小分类或者去皮后销售,这些都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工操作。“荸荠的保质期只有10天左右,因此必须尽快消化掉,现在每天厂里有100多万斤的荸荠,发往全国各地的罐头厂和农贸市场。”厂长说。
打造品牌 研发机械
离皖红农产品加工公司不远的一家收购点内,沾着泥土的荸荠铺满一地,几位围着围裙、戴着塑胶手套的妇女将一个个荸荠按大小质量分类后,放进袋子,运至水池,清洗、去皮。收购点外面放着两袋去皮后的白色荸荠。“个小的这袋送至罐头厂,个大的这袋送到农贸市场。”而就这样简单的加工,使原来每斤只有1元身价的荸荠涨至约2.5元。
在蜀山,无论政府、企业还是农户,都渴望实现荸荠深加工。据蜀山镇分管农业的镇党委副书记汪郡生介绍,目前蜀山全镇种植荸荠约1.8万亩,60%已收获,预计总产值约7000多万元。其中90%的荸荠外销,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甚至香港等地。“市场是影响蜀山荸荠生产的主要方面。”汪郡生说,“镇政府也考究过荸荠市场价格不稳定带来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的深加工项目,就是引导皖红荸荠合作社将省级注册品牌‘碗红\’做大做强。”为此,蜀山镇政府不仅在各种农产品展销会上积极宣传,还通过政府牵头,与杭州企业合作研发荸荠保健食品。“主要是马蹄爽和解酒功能饮料,目前初步的产品已经出来了。”汪郡生告诉记者。“如果走向市场的话,不仅会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就业,利润也会提升至另外一个层次。”
另据了解,针对劳动强度大、人工去皮较麻烦等问题,蜀山镇有人研发了一种专门剥荸荠皮的机械,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如推广使用,相信会进一步带动蜀山荸荠深加工。
新闻推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芜湖市老年书画协会在组织会员认真创作,提高水平的同时,还面向社会,开展文化交流,既让广大会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扩大了协会的影响。 &nbs...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