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着力建设帮扶站点 倾情扶助困难职工□ 市总工会保障部

芜湖日报 2013-02-22 20:29 大字

1月31日上午,市总工会领导带领市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人员、徽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家政员工,深入社区、街道、康乐养老院,走访和慰问孤寡老职工,送去米油肉等生活用品。“我们生活上有政府的关爱,新年到来市总工会又送来这么多礼物,我们感到很开心。”一位老奶奶激动地说。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会积极参与全市社会管理和民生工程制度性、机制性创新建设,在人社、民政、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工会以服务职工不断增长的需求为动力、以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标,大力构建全市职工帮扶网络平台,面对面、实打实为职工生产生活以及精神文化新需求提供政策法律、就业创业、济困帮扶等服务,形成了市、县区、街道社区和企业“四级帮扶网络体系”、“维权、帮扶、服务”三位一体的常态化、长效化帮扶救助体系。2011年市总帮扶中心被省总工会评为“五星级职工帮扶中心”,四个县被评为四、五星级职工帮扶中心,并两次在全省职工帮扶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市总法律维权站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十佳基层法律维权站”。工会职工帮扶网络体系已经成为推进国家帮扶制度建设、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门。2008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亲临芜湖市职工帮扶中心视察。

加强职工帮扶体系建设,是新时期工会服务职工、提高帮扶保障工作实效的新途径

职工帮扶工作是中国工会四大主体工作之一,也是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全总根据全国企业改制,企业职工大批转岗、下岗形成困难职工群体的实际,在全国开展了市、县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芜湖市于2003年6月建立了市总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所属县区也相继建立了帮扶中心,对特困职工家庭、低保边缘职工家庭、患重大疾病或遭受意外灾害的职工家庭、困难劳模以及遇到特殊困难的退休人员家庭给予政策咨询、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生活救助、子女助学进行多种形式的帮扶,为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困难职工再就业、传递党和政府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关爱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提升和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早已将职工帮扶中心站点建设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民生工程建设之中;大连、青岛、泉州、宝鸡、大同等二、三线城市也紧紧围绕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职工群众新需求积极跟进,实现职工帮扶工作体系化、帮扶内容常态化、帮扶项目特色化、帮扶形式网络化。安徽省启动较晚,目前已建基层帮扶站点1035个。其中乡镇、街道和社区891个、企业144个。芜湖市工会不等不靠,主动上位,根据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顺势而为,大力加强职工帮扶救助体系建设,通过两年多的有效探索,在全市初步建立起了以市、县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街道(社区)、规模以上企业帮扶站点四级帮扶网络,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于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帮扶体系。市和四个县建立了功能比较完备的帮扶中心,同时新建了185个街道、社区和企业帮扶站点,暂列全省第一。各级工会帮扶中心、基层站点已经成为政府大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

贴近职工,拓展职能,着力加强市县区帮扶中心建设,实打实为职工提供服务

2003年,芜湖市在全省率先建起了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大批下岗失业和生活困难职工提供生活困难救助、大病救助、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法律援助和季节性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四送”活动。十年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用于开展帮扶活动的资金8609.7万元,走访慰问困难企业数2372个,困难职工家庭数12.8万户,累计帮扶困难职工4.7万人次,帮助2.7万人基本摆脱贫困。中心窗口累计发放生活救助款1011万元,医疗救助金139.39万元,金秋助学款239.38万元,共计有47839人次困难职工、农民工得到了各种形式的帮扶救助。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工会帮扶中心针对劳资矛盾、工伤纠纷不断增多的情况,大力推进劳资矛盾调解进社区、进企业工作,主动调解了5500多次劳资矛盾产生的案例,促使很多劳资、用工矛盾化解在基层。与人社、工商、妇联等部门开展常态性劳动就业招聘等活动,近两年由工会系统自行举办的人力市场招聘会35场,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培训班18期,培训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和农民工20000多人次,全部推荐介绍到芜湖的各类企业。仅今年春节后,多部门联动共举办各种就业招聘会43个专场,3万人次就业意愿者与企业洽谈对接,实现就业意愿万余人。同时,每年都要举办“月嫂”等家政培训班8-10期,培训人员供不应求。近十年来,工会帮扶工作职能逐渐由服务企业改制和帮助解决职工生活困难,向职工子女助学、职工医疗救助(互助)、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职业培训、法律援助与心理辅导等多项社会服务拓展。工会职工帮扶工作健全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社会信誉,影响和带动了全市众多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参与到工会社会帮扶工作中,形成了社会、企业广泛参与,更多困难职工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5720厂、供电、长轮公司等企业连续多年参与工会爱心送温暖工程。2012年新百大厦工会一次性捐助价值33万元的服装,通过工会帮扶中心、站点逐一送到全市街道、企业和农村的困难职工家庭、农民工手中;耿福兴酒店连续9年与市总举办为困难职工送爱心年饭活动,先后有600多名困难职工受到资助。今年金宝酒店、金隆兴酒店主动加盟到为困难职工献爱心、送温暖的行列,形成芜湖餐饮行业具有特色的爱心品牌和社会责任新风尚。

贴近基层,重心下移,着力构建基层职工帮扶站点网络建设,将帮扶站点延伸到基层、帮扶事项服务到基层

随着近年来芜湖市“次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集群的形成,90%以上的企业职工工作在远离中心城区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市、县(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与广大职工群众离得越来越远,“坐等上门”帮扶已经满足不了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需要。市总工会经过反复调研,认为服务职工必须“了解职工需求、贴近职工办事、面对职工解难”,必须走近职工工作区,延伸到困难职工较多、企业集聚、农民工集中的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

围绕这个目标,2011年初开始,市总决定以街道社区、规模以上企业的社区服务中心、企业工会组织为依托,加强与人力市场、民政窗口和基层司法部门联动,逐步在全市工业园区、街道社区和中小非公企业已建基层工会帮扶站点185个,初步形成了以市级帮扶中心为骨干、县(区)帮扶中心为支撑、街道社区和部分规模企业帮扶站点为基础的工会帮扶网络体系。所有帮扶站点均实现通过网络平台与市总帮扶中心“点对点”对接,使职工遇到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待遇、生活困难、社会保险、劳资纠纷等问题,在基层帮扶站或通过帮扶站与市总帮扶中心联网协调,不出社区和企业就可以得到有效解答和帮扶救助。

无为县工会整修了帮扶中心,建立起了困难职工动态管理档案,实行帮困资金多渠道筹措、困难职工网络化管理和依档实名制帮扶等多项措施,做到困难职工掌控不漏、不错、不重,服务职工网络化、程序化、公开化和“一站式”帮扶到位。如鸠江区工会联合开发区管委会,针对区经开区中小非公企业多、农民工外来工多、劳资纠纷多的新情况,依托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劳动关系调解站”和“工会职工帮扶站”。两站建立以后,开通了维权、帮扶两个通道,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办事效率,劳动争议也大大减少。芜湖华电公司、恒鑫铜业公司,繁昌后台飞尚矿业发展公司、鸠江区红方包装公司和无为县多家电缆公司等一批兼具帮扶和维权功能的企业帮扶站点建立后,在上级工会组织帮扶的基础上,企业自主组织职工开展生活困难、大病医疗互助互济活动,有效减轻了职工的家庭生活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弋江区工会建立了“一个区级中心、九个街道社区和企业站点”,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与街道联办了电脑、插花、餐饮服务和SYB技能等促进就业再就业培训班10场次,不断提升了职工的就业市场竞争力和收入水平,深受广大职工欢迎。  

新闻推荐

黄文迎:家乡情与赤子心

□ 本报记者...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