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芜湖市“走出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查永红

芜湖日报 2013-01-30 13:47 大字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去”战略加速推进,企业对外经济合作呈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投资领域广、速度快、大项目多,方式多样,“走出去”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在良好的政策背景和市政府有力的促进下,芜湖市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遇到一些发展中的困难。

一、“走出去”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走出去”工作主要包括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援助等四个方面。对外投资方面:从2005年芜湖市首批2家境外投资企业获准开始,到2012年底,芜湖市实际境外投资企业已有21家,另有境外机构1家,注册资本达到12678.65万美元,合同投资额67474.15万美元,实际境外投资额8603.2万美元,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合肥市。经营范围涵盖生产、贸易服务、研发设计等;投资地域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意大利、伊朗、巴西、印尼、坦桑尼亚、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方面:芜湖市目前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企业12家,涉及建筑工程、建筑设计、防腐工程等行业。对外劳务合作方面:芜湖市对外劳务合作起步于1996年成立的国际经济合作公司,2003年,经商务部批准,在国际经济合作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外经服务有限公司,为芜湖市目前唯一具有外派劳务资格的企业,该公司年均外派人员约500人。对外援助方面:目前奇瑞公司产品已列入商务部援外产品目录,并已开展对埃及等国家的援助项目。2012年底,奇瑞重工产品申请列入援外产品目录的材料已报商务部。

芜湖市“走出去”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境外投资形式以独资为主,其他为辅。现有21家实际境外投资企业中,以独资形式设立的有15家,占比为71.43%,注册资本达3928.65万美元,占比30.99%;除独资外,有少量企业是以与境外股东合资、国内多家主体共同投资以及并购等形式“走出去”的。境外投资大项目增多,实施步伐加快。芜湖市21家境外投资企业中,14家已投入运营,投资额过亿美元的大项目有2个。2012年新批3家即安徽双诚电缆有限公司在阿尔及利亚设立的安纳巴双诚铜业项目、奇瑞巴西项目和海螺印尼项目正在加快步伐有序推进,可望今年能投入生产。境外承包工程业务以分包项目为主。1998年,海螺集团获得芜湖市首家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到2012年底芜湖市共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企业12家,主要是芜湖市从事建筑、规划设计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且大多有的只能承接境外工程分包业务。对外劳务合作思路不断创新。芜湖市将“外经带动富民工程发展、外经外贸外资联动发展”作为新时期对外劳务工作的重点方向,目前,芜湖市外派人员人均直接带回境外资金30万人民币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30%;通过对外劳务业务的发展,年均邀请30余批次来自日本、新加坡的客商赴芜考察访问,其中不乏马自达、松下等知名外资企业,对在海外宣传芜湖推介芜湖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二、“走出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境外投资地区不广,投资领域比较单一。从地区分布来看,由于受芜湖市产业结构以及发达国家严格产业审查限制,芜湖市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中贸易型投资占了50%以上,而生产型、资源开发型投资的企业加起来仅占投资总额的40%左右,对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明显偏少。

投资主体主要是国有龙头企业,民企走出去步伐不快。从芜湖市“走出去”主体来看,70%都是本土大型国有龙头企业,较大规模的项目投资主体也是龙头企业。而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明显偏小,“走出去”步伐较慢。芜湖市民营企业虽然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但民营经济总量不大,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自身管理体制也存在缺陷,专业人才匮乏,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强。

境外上市企业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熟悉“走出去”工作的复合型人员匮乏。由于起步迟、起点低,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储备,懂国际商务运作规范和经营管理,熟悉法律、外语和国际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走出去”的要求。加上企业普遍忽视驻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储备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与“走出去”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县区“走出去”工作发展不平衡。芜湖市 “走出去”企业主要集中于经济开发区、弋江区、无为县及芜湖县企业,其他县区还没有起步。

三、对策与思考

当前,在全球投资体系面临重大改革、统一的国际投资体系尚未建成之际,正是我国加速“走出去”的有利时机。结合芜湖的具体情况,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创新投资方式,加快集群式“走出去”步伐和海外并购步伐。从我国近几年对外投资合作趋势看,对外投资合作由单个项目建设逐步向区域化、集群式模式稳步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新亮点,2012年前11个月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直接投资155亿美元,占我国同期投资总额的25%。并购领域以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为主。芜湖市奇瑞巴西汽车产业园项目和芜湖普瑞汽车投资有限公司联合芜湖帮的贸易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收购伊朗莫迪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49%股权项目,分别在集群式“走出去”步伐和海外并购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但力度仍需加大。

加强政策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政府应在“走出去”战略中,给予必要的政策、财力和物力支持,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合作,国有出资,民营出力,做到优势互补,双赢共富。同时要建立政府和民间多层次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构,帮助企业分析投资区政治因素、政策走向和程序选择。

构建海外研发机构,推动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当前,芜湖市和全国一样,虽然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但创新能力不够仍然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芜湖市21家境外投资企业中,仅有3家从事研发设计业务。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建议走出去的重点企业如奇瑞借鉴跨国公司的经验,积极申请海外专利、适时开展研发服务外包、注重与当地的创新体系融合发展,从而构建全球协同开发体系,优化大区域研发资源和研发成果的再配置,推动研发互补和供求对接,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工作,加快企业通过境外上市“走出去”的步伐。境外上市是企业“走出去”和利用外资的重要的增长点,相对于境内上市,虽然企业在境外上市市盈率较低,融资金数量相对境内少,但境外上市上市周期相对较短、上市成本更低、可随时进行增发、融资速度更快,一般符合条件的拟上市公司都能在1年内实现挂牌交易。中国证监会12月20日出台了《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进一步放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条件,取消1999年发布的“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等硬指标,境内企业在符合境外上市地上市条件的基础上,可自主向证监会提出申请。因此建议芜湖市出台政策,鼓励并帮助企业境外上市,实现芜湖市“三外联动”发展。

加强人才培育及引进工作力度。企业能否成功“走出去”,很大程度上在于有没有国际化的人才。企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国际化。对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国内的人才培养,提高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识,另一方面开展人才引进,可以从海外招收一批急需的有专业背景、会外语、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不同领域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库,满足“走出去”企业的人才需要。

(作者单位:市商务局)

新闻推荐

市妇联等部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本报讯(记者 孟鸣)春节前夕,市妇联与市计生委、市司法局等部门来到无为县泥汊镇长河村,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送文化下乡”活动。其间,市公交公司、华康百信医院和弋...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