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添实力腾飞芜湖望江北 魅力无为展雄翅访无为县委书记林绪文
棉花丰收
上海东隆无为分公司
11月初,在芜盛大开幕的中国电线电缆博览会暨产品质量峰会上,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高阳宣读了无为县创建国家特种电线电缆知名品牌示范区的批复,标志着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又迈近了一步。
“无为县是全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以电线电缆超300亿元产业为龙头,全县形成了由新型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羽毛羽绒和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林绪文告诉记者,融入新芜湖后,无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更快。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新上光纤电缆、核电缆等16个新型电缆项目,电缆产业产值增速位居全市四大支柱产业的第2位。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开始发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林绪文表示,在主导产业的强力带动下,无为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续多年进入全省十强、中部百强县行列,2011年县域经济实力位居中部第32位。
“工业化、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近五年,我们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了36项民生工程,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林绪文告诉记者,无为县统筹抓好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金融生态县”“全省教育强县”“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跨江助腾飞
谈及跨江发展将给无为带来哪些新机遇时,林绪文认为至少有“六大机遇”。首先是政策叠加的机遇。皖江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今年市委1号文件《关于加快建设江北,推进跨江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机遇,为无为发展带来新天地。二是辐射带动的机遇。根据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的定位,芜湖市提出“跨江联动、拥江发展”和“整体提升江南、加快建设江北”的战略部署,为无为借梯登高创造良好条件。三是资源整合的机遇。无为面积大、人口多,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和农业资源,充分借助资源优势,有望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四是产业提升的机遇。无为电缆产业被列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市县两级加大扶持力度,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根据全市产业整体布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载体建设不断提速。五是城市发展的机遇。在芜湖“一主四副”的城市发展体系中,把无为县二坝区域作为芜湖的江北主城区,无城作为芜湖的城市副中心,高沟将打造成现代化的滨江城市。六是民生改善的机遇。大力实施“民生扩面提标工程”,各类民生保障标准普遍提高,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林绪文表示,一年多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资金补助、重大项目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使无为县跨江联动、拥江发展步伐更快。目前,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已出台的专项规划通过修编,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芜湖长江二桥、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大桥等过江通道项目稳步推进,无城城南新城等33项政府性投资工程提速,全县新开工35万平方米保障房,加快推进45.5公里农村公路改建工程、一批水利兴修项目、美好乡村示范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党建促发展
近年来,无为县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千名干部下基层”“双联系”等系列活动,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坤友、“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开城镇羊山村党总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高沟镇党委等一批先进典型。农村、城市社区、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驻外和机关等6种类型党组织建设管理得到加强,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阳光村务工程”不断完善,基层党建水平明显提高。
“尤其在用人导向上,我们始终坚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双向交流活动,做到选拔任用干部‘五看\’,即看政治品行、作风状态、关键时刻、群众口碑和廉洁自律。”林绪文告诉记者,2011年县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达到91.97%,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县乡党委、人大、政府和县政协及村“两委”换届工作满意率达99.6%。通过“百名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加大明察暗访、党风廉政建设等,机关作风明显改善、效能显著提升,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展望新未来
采访最后,林绪文向记者描绘了无为县未来的美好蓝图:未来3-5年,通过抢抓“跨江联动、拥江发展”和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着力打好沿江牌、打响沿江牌,通过实施双轮驱动、沿江突破、结构调整、创新推动、统筹发展“五大战略”,做强园区、城镇、港桥、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五大经济”,努力把无为建成实力更加强劲、城乡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美好家园,勇当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本报记者 张逸潇
无为县长张祖武访谈
产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都需要科学论证。”张祖武介绍说,无为结合自身实际,在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推进电线电缆这一无为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内企业已发展到268家。2011年实现产值34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4%;上交税金8.2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1%。如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把握新一轮发展主动权?近年来,无为县通过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金融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开展行业自律等一系列举措,迈出了坚实有力的转型步伐。今后,该县将逐步构建首位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创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培育机制,重新梳理建立支持企业的政策激励机制,促使电线电缆产业迈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
在现代农业、三产服务业方面,转型升级步伐同样铿锵有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江北农产品大市场、长江螃蟹交易大市场等10大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能力和附加值;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流通、旅游三大现代服务业,出台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出台推进企业上市的“一揽子”政策。
新兴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无为县重点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等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无为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目前,该县新兴产业培育呈现良好态势:在项目建设上,引进了一批具有“引擎”功能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新上的华谊煤化工新材料、中俊光伏、智能电网以及特种电缆等新兴产业项目20个;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积极争取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该县布局;在企业培育上,以领军企业培育和产业链延伸为重点,引导现有企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入。
展望未来,该县新兴产业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十二五”期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累计超300亿元,到2015年,实现产值突破40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培育3个具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初步建成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产业链完善、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
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总投资73亿元的华谊煤化工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总投资12亿元的磊达水泥熟料部分投产,总投资41.5亿元的中谷智能电网顺利开工……在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下,无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明显增强。
当前,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正快速推进。张祖武举例说,双钱轮胎一期工程、森海铜加工等重大项目已竣工投产,华塑盐化矿山、太平洋稀土铝合金电力电缆等项目部分投产,同人新材料、天龙通信用光纤光缆等项目顺利开工。
与此同时,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上下九连圩防洪达标、万亩圩口达标工程一期等工程稳步实施,五年来水利投入超10亿元;实施重大交通项目42个,通江大道改造、石黄路等工程相继竣工;京福高铁无为段、裕溪河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一批现代农业项目扎实推进:星辉畜禽生猪养殖基地基本建成;红庙花卉苗木基地已累计种植苗木8000余亩;中颐水产品加工一期、蓝田特种龟鳖等项目加快实施。重点服务业项目进展顺利:无为建材大市场即将试营业;蓝鼎购物中心、长江螃蟹交易大市场全面开工。
“这些重大经济项目是无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重要支撑。”张祖武说,依托一批重大项目,无为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 本报记者 赵丹丹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电线电缆产业享誉全国的同时,三产服务业风生水起,现代农业发展正酣。
这又是一片孕育着希望的沃土: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成为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富民强县的新引擎。
这是江北无为,2011年刚刚加入芜湖大家庭的新成员。日前,县委书记林绪文,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祖武接受记者专访,在介绍该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诸多亮点的同时,描绘出一幅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新闻推荐
芜湖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379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一、无为县(99名)丁春香(女) 丁俊梅(女) 丁 静(女) ...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