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营汛地
宣城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古今军事要地。汉置宛陵县,隋改名宣城县(宣城县故城在今南陵县东青弋江镇)。西汉丹阳郡,晋宣城郡,隋、唐宣州、宣城郡,宋宣城郡、宁国府,元宁国路,明、清宁国府治所于此。其地陪辅金陵(今南京市),襟带杭(今杭州市)歙(今歙县),阻山(今皖南山区)控江(今长江),形势便利,据险而守,择利而动,可纵横大江南北,扼制江南孔道。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十二月,孙策夺占江东后,即率兵扫平宣城以东地区,控制宣城要地。而后,以宣城为基地,平定山越,使后方得以稳固。元至正十六年(1357年)五月,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市)后,即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攻取宁国路(今宣城),以控江南形势。宁国路城坚,久攻不下,朱元璋遂亲往宁国路督战,将城攻破。宁国路攻克后,皖南诸城望风披靡,所至皆克。太平军建朝天京(今南京市)后,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遣辅王杨辅清率兵2万,水陆并进,进攻宁国府。陆路在芜湖(今芜湖市)、繁昌(今繁昌县)等地的太平军积极配合下,多次进攻宁国府;水师亦从金柱关(今当涂县西)入水阳江,直攻宁国府,与清军相持70余日。后因清军粮尽援绝,城破,清提督周天培被击毙。太平军攻占宁国府后,继续向皖南进军,顺利击破皖南诸县城。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再次攻克宁国府。
由于战略位置重要,宣城很早就设有军事机构,南朝时期宋,南豫州刺史加都督衔,领兵驻防宣城。唐朝初期,置宣州总管府;唐朝后期实行节度使制度,宣城置宁国军。元至元十二年(1165年),宁国路置总管府。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宁国府卫,隶京师中军都督府,十八年设宣州卫。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宣州卫为宁国营,设副总兵1员(三品武职),隶江都提督。宁国营为绿营兵。清军入关后编汉人为军,以绿旗为号,称为绿营兵,绿营兵主要是步兵,分为战兵和守兵两种,此外尚有马兵(骑兵)和水师。顺治十年(1653年)罢宁国营副总兵官,改设参将(四品武职),衙门驻扎在宁国府城内。宁国营有马步战守官兵800余人,驻防宣城、泾县、南陵、宁国、太平、旌德六县险隘处,分别有千总或把总统领。同时各县于四乡扼要处,设置汛地派兵把守。宣城县绿营衙配有中军守备1员(五品武职),把总1员(七品武职),有马步战守兵148名,衙门驻扎在县城南门响山(今响山公园)。全县汛地12处,即:双桥、孙家埠、洪林桥、梅村湾、西河口、赵家渡、湾沚(今属芜湖县)、黄池(今属当涂县)、海港、水阳、马山埠、新河庄等12处,有汛地防兵90名。各汛的守兵视情多寡不一,其中宣城第一镇——湾沚汛守兵最多28名,其余各汛兵员4-8名。北部的水阳、新河庄等地因水域较广,还配有巡防船。宣城演武场设在城东泰和门外一里许,东郊设有演武厅。绿营基本任务是“慎巡守,备征调”,维护清王朝其统治。清代中期以前,绿营尚称精锐。但以后承平日久,营务废弛,日趋腐败,能力衰减。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入宣城,清军遁去。同治四年(1865),恢复宁国营,同治十三年(1874年),经两江总督、安徽巡抚奏准,设皖南总兵驻宁国府,归安徽巡抚节制,原宁国营改设为镇标左营,并新设镇标右营。皖南总兵统领六营,即:镇标左、右营及徽州、池州、芜采、广德营。皖南镇标左、右二营驻宣城,配参将1员、千总1员、把总3员,马步战守兵400余人,汛地有湾沚、西河、水阳、新河庄、沈村,各汛设哨长一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建新军,宣城驻1营,约500人。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在皖南设巡防营,宣城驻1个营,约300人。辛亥革命时,裁撤巡防营,遣散守兵。
新闻推荐
最近,两起事故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一是8月24日,哈尔滨一座通车不足一年的大桥发生坍塌,造成3死5伤。哈尔滨市建委表示,因为该大桥施工指挥部已经解散,所以无法查询到是哪家单位负责的这段事故桥梁。二...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