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海燕 希望田野的守望者
成海燕(右一)陪同袁隆平到田间为农民传授先进技术
说到农业、农机,往往浮现眼前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景。而谈起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男性。但是当我们看到成海燕时,完全颠覆了这个观念,很难把眼前这个温婉大方的女子与农业挂上钩,更别说又冷又硬的机械了。“别把我当女人看。”芜湖县农机局副局长成海燕常这样介绍自己。
与农机、农民打了27年交道的成海燕,一直为芜湖县农业机械化尽心服务,主办各类培训班近百期,为农村培养了农机手2万多人,使芜湖县农业机械化达到70%以上,成了农民离不开的“大人物”。
农机行业里的“女汉子”
从小在县城长大的成海燕,1982年从芜湖县一中考取大学时,既没有选择学医,也没有选择从教,而是选择了安徽农学院农机系,毕业后又回到芜湖县农业部门工作,培训农业人才、推广农机技术,与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芜湖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水稻种植面积大、总产量也高,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特别是烈日酷暑之下,农民们忙着抢收、翻地、抢种,其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了。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如何实现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耕整地、灌溉、插秧、植保、收获、烘干等环节的机械化,让农民体面地参加劳动,有尊严地快乐生活,摆在了成海燕和同事们的面前。
不过,早些年群众对机械化种植了解少,加之千百年来牛耕人种的传统耕作方式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成海燕作为农机员在机械化推广当中遇到了阻力。“刚开始时,向农民介绍机械化的好处,他们大都不理睬,办理的培训班也没人来听,农机很难推广。”成海燕决定主动出击,带领同事们主动到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的知识。
2007年,成海燕和同事去芜湖县六郎镇东八村推行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的机械化插秧。在刚推行阶段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由于机械化插秧是小苗移栽,且在使用插秧机后,秧苗行距很大,遭到当地不少农民的拒绝。“这不瞎胡闹吗,这么窄,秧苗怎么发育?”为了使村民能够接受,他们先拿村干部家的田“做实验”。当水稻成熟后,水稻亩产量比原先高出20公斤。这样,村民亲眼见到机械耕种带来的效益,慢慢接受了这种劳作方式。
一台收割机1天能收30亩,1个劳动力1天只能割1亩;一台高速插秧机(1个人运秧、1个人插秧)1天能插50亩,1个劳动力1天只能插1亩……农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劳动效率却飞速地提升,所以,农业机械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目前,芜湖县的水稻、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在全省前列。”成海燕和同事们不负众望,在该县大力推广了耕地拖拉机、开沟机、机动植保机械、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2006年以来,芜湖县一直是农业部、安徽省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项目县。这其中有她的一份贡献。
种植技术的“推广家”
“作为农机推广员,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田地里和土地、农作物打交道。”成海燕说,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特别是夏天中午12时,气温逼近40℃,大地闷热得像蒸笼一样,草帽已经抵挡不住烈日的暴晒,汗水湿透了衣衫。
作为一名基层农机人员,整天泡在农村,与农作物打交道,泥巴裹腿,又累又脏,让多少人不屑为甚而避之不及,身边的许多朋友好言劝成海燕换个工作岗位。“我有时也有这个想法,但我不忍放弃专业,我始终觉得要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岗位上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对女儿我也经常这样告诉她。”
成海燕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
如今,农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油菜的种植机械化程度低,导致作为产油大县的芜湖县油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成海燕和同事们积极申报油菜机械化生产项目并取得成功。2008年以来,芜湖县一直是安徽省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她重点推广了油菜机播技术、免耕撒播开沟覆盖技术、油菜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等,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稳定了油菜产量。经测算,采取机械化播收油菜亩均增产15公斤,亩均节本超过150元。同时,机收还使得秸秆在第一时间还田,既环保又增加了地力。
多年来,成海燕坚持深入基层加强农机化调研,编制了芜湖县农业部、安徽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申报书,编制了芜湖县安徽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申报书等,对该县乃至芜湖市水稻和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及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民眼中的“大人物”
成海燕把芜湖县农机做得有声有色,成了千万农民离不开的“大人物”。这点芜湖汇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二保深有体会。10年前,戴二保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辗转回乡务农,在芜湖县六郎镇周西村承包农田干起了农家活。
2011年,他的公司一共流转了2100亩土地,结果一场小麦赤霉病让他损失惨重,50万元打了水漂。在成海燕的提醒和悉心指导下,戴二保决定“将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去年秋种尝试性地种了450亩油菜,结果令他非常惊喜:油菜亩产平均超过200公斤,按照4.6元/公斤的价格,450亩油菜可带来42万元左右的收入。
如果不是机器播收而是人工呢?戴二保摇摇头:“那这42万元全都得花在人工里,我只能赚个吆喝了。”芜湖县当地“三夏”时,最高的时候200元都雇不来一个收割油菜工,人工成本过高是油菜种植遭遇的最大瓶颈。“机械化水平高了,我就敢放开手种油菜了。”戴二保表示,今年他打算将油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等到他的油菜地里开出一片花海,希望能跟响水涧叫叫板。
“多亏成老师,如果不是她向我们介绍机械化,只凭人力劳动根本不可能种这么多田。”谈起成海燕,芜湖县花桥镇黄池村种粮大户程作义直竖大拇指。程作义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村里人纷纷外出打工,他就承包了村里30亩抛荒地,“当初由于完全是人工种田,一年累死也挣不到几个钱。”因为他对机械化了解不多,心理也很排斥,是成海燕向他推荐了农业机械化种田,尝到甜头的他胃口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从之前的30亩发展到80亩,去年他一口气承包了180亩,成为当地的“农场主”。
□本刊记者 汪观林 实习生 马鹏飞 / 文 郑远 / 摄
新闻推荐
读者问:本人有一辆摩托车,逾期4个月没审,请问现在能补审吗,要扣分吗?市车管所:可以补审,按照国家规定,逾期补审需罚款200元,扣3分,但芜湖市目前针对摩托...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