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增长工程激活江城“绿色银行”去年以来,芜湖县以市场化思维、产业化办法强力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力促苗木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赵云涛
驾车驶上芜宣高速,经由清水河至九连山一段时,大片绿色映入眼帘,使人心情豁然开朗。长达8.7公里的公路两旁各延伸50米,1300亩范围里数不清的黄山栾树、榉树、香樟、桂花、樱花、广玉兰点缀其间,这就是去年启动的森林增长工程为芜湖县新增的一段流动风景线——芜宣高速六郎段森林长廊。
政策给力 民间资本涌向“绿色银行”
今年是森林增长工程全面实施的关键一年,省下达全市建设任务17.3883万亩,森林长廊建设任务44.4公里,截至今年4月,全市已完成102.18%,建成森林长廊52.2公里,其中芜宣高速六郎段是芜湖市为确保完成工程自行添加的计划,“有心栽花”取得了喜人效果。
站在公路下近观长廊,黄山栾树树形高大优美,到夏末秋初时鲜黄色的花朵结满树冠,深秋季节酷似串串灯笼的红色蒴果与鲜黄色秋叶交相晖映,极具观赏价值。负责森林长廊建设的芜湖祥宽园林绿化公司负责人沈九祥告诉记者,大部分地区为了节约成本,种植的都是相对廉价、观赏性低的杨树,而在这里,一株黄山栾树栽两年值260元,栽三年就能上600元,但为了维持森林长廊的完整性,这些珍贵苗木要在森林长廊两侧“服役”满五年才能出售。
对于资金求快的苗木产业而言,战线的拉长也就意味着资金链的拉长,风险随之加大,承包工程之初沈九祥也曾犯过嘀咕,然而县里真金白银的投入让他吃了颗定心丸。自今年开始,县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还出台了森林长廊建设专项扶持政策。以芜宣高速六郎段森林长廊为例,既然前五年不让大户卖苗木,县里就补资金,700元/亩的土地流转价格县里补600,大户拿100,五年以后大户可以将长廊苗木部分出售,但卖多少也要种多少,确保森林长廊建设标准不降低。
截至目前,县财政已提前拨付森林增长造林补助资金600万元,在财政资金的撬动下,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投向“绿色银行”,其带来的“利息”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各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与造林大户签订造林承包合同,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造林模式,为林业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原料生产基地,努力实现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双赢。此举不仅广泛吸收了企业资本,而且通过土地租用、雇佣当地农民等形式还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仅沈九祥的公司去年就带动452户农户年户均增收18000元以上。
形势大好 苗木之乡借梯登高
如今,高标准建设的森林长廊是全县乃至全市的一张名片。迎风招展的美丽苗木,让途经芜湖或来到芜湖的客人尚未进城就能感受到生态芜湖的魅力,而森林增长工程给芜湖县带来的并不单单是样板意义。
“逢土必绿,逢路必绿,逢荒必绿”,芜湖县林业局副局长蒋中宝告诉记者,这是该县森林增长工程的终极目标,具体做法则是见缝插绿。他举例说,新芜经济开发区对园区内的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和道路两侧空地免租金承包给大户绿化,绿化和林苗基地建设相结合,高标准建设景观林3000多亩;该县还致力于突破现有林地空间的局限,勇于啃“硬骨头”,向丘岗、荒山要空间……
截至目前,芜湖县已完成造林25405亩(不含开发区),占计划数的102%;全县累计完成长廊建设41.5公里,除芜雁枢纽段外,六郎段、湾沚段和开发区段都已全部完成栽植;杨黄路、汤泊河、十三连圩等森林长廊建设正酣,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创建工作紧锣密鼓。
作为全国22个花木主产区之一,芜湖县也将森林增长工程视为良好机遇,全面推进苗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学布局苗木产业,积极创建全省生态县,现已成为全省苗木标准化种植水平最高、经纪人和园林资质企业最多、产业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去年全县苗木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下一步,该县还将借助全省首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金字招牌,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让更多苗木大户和普通市民分享“绿色银行”的分红。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付君兰他是一名普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带领农民致富一方的领路人,立足基层23年,坚守平凡的岗位,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引领...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