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个人爱好“点亮”晚年生活 退休后,他们把生活过成了诗

大江晚报 2021-12-08 00:36 大字

马冬(右一)

“忙了大半辈子,退休后要好好歇歇。”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退休的老年人更多是在家照顾孙辈、种花养草,以完全放松身心为主。但近些年来,芜湖市不少老人选择“退而不休”的生活方式,继续发光发热,体现人生价值。这些“闲不住”的大爷大妈,是老年人渴求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个缩影。

写作、画画、舞蹈 张楠:每天过得很充实

记者见到张楠时,她刚刚上完老年大学的民族舞课,容光焕发,看不出她已年近花甲。

如今,已经退休的张楠活力满满,老年大学班、志愿服务队、徒步旅行队都有她的身影。

张楠退休前有一份安稳的工作,生活一直围绕着家庭和工作转,每日忙忙碌碌,五年前退休,让张楠的生活一下子闲了下来。“以前一直忙于工作和家庭,兴趣爱好搁置一边,现在不用工作了,儿子也不用我操心了,我决定要把生活过得更充实一些,就去上了老年大学。再次接受教育,可以弥补我们年轻时的缺憾,更好地享受生活。”张楠说,活到老,学到老,多学一些知识,不但可以充实生活,更能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

“我报了唱歌、现代舞、民族舞、写作和绘画班。只要感兴趣的课程,我都想学一学。”说到自己的大学生活,张楠的话匣子打开了。

“我每天要练一个小时钢琴,两个小时写字和绘画,一个小时练习发声唱歌,忙忙碌碌。现在每天都很充实。”张楠告诉记者,自己白天要上课,课下每天要练习,还要和朋友一起爬山,徒步旅行,打打牌。“只要有课,我就特别精神,早早就起床,化个淡妆,不管刮风下雨,从不缺席。”

“感觉属于自己的生活才开始。”这是张楠在老年大学学习的感受。

张楠说,在老年大学里,很多学员都是和她一样,特别想学习,他们在这里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自己的心灵增添了一份归属感。

很多以前的同事看到张楠都说,她退休后比上班时过得都好,活得也精致些。今年在国外做生意的儿子回国后,看到张楠的变化,也非常开心。

做导演、当教师

马冬:退休不退“艺”

退休后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马冬的亲身经历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今年65岁的马冬是芜湖市一名京剧演员,如今,他虽已退休多年,但仍然活跃在传播戏曲文化的一线,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戏曲。

幼时已在京剧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马冬,曾是芜湖市京剧团的主要演员。上世纪80年代,马冬曾去温州等地京剧团发展,弘扬京剧事业,培育京剧新人,但是山清水秀的芜湖仍令他魂牵梦绕。2014年,当得知芜湖市文化馆创办少儿京剧公益班,京剧梦又点亮了他的心。“回芜湖去,家乡的京剧传承需要我。”

同年,安师大附小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办少儿京剧兴趣班,马冬成为这批娃娃的京剧“导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我们的京剧课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一些唱段,还要将唱段背后的故事告诉孩子,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经典作品,让孩子们了解京剧常识,在孩子心中播下一粒民族艺术的种子。”马冬说。

7年下来,马冬带出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徒弟,跟他后面学京剧的达到4000多人次。每年,他还导演多场文艺晚会。

“我爱动,也爱学东西,本身唱京剧就是一种运动,能增强肺活量、强健体魄。”马冬喜欢京剧,还带动身边很多中老年人一起学京剧,和票友们在熟悉的京胡音乐中尽情喊上两嗓,不仅能忘掉一切烦恼,愉悦身心,还能避免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

精神矍铄的马冬作为新时代的老年人,正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唱响属于自己的“夕阳红”,成为新时代老人的一个缩影。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 奚璟 实习生 马紫薇

新闻推荐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安全专项检查圆满完成 有望年内开通试运营

本报讯12月5-6日,受市交通运输局委托,由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组织、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承办的芜湖市轨道交...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