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扇门” 解“百家事” 镜湖区:“一站式”调处让矛盾化解在基层

芜湖日报 2021-12-07 00:58 大字

□记者 王世宁

“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来大厅反映一次就解决了。”市民黄女士居住的颐景湾畔小区存在违法扩建、侵占公共绿化等问题。以往,责任部门依靠“单打独斗”,问题难以根治。今年8月,她听说街道成立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受理大厅,就再次反映,没过多久,城管、社区、物业联合行动,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开局“十四五”,镜湖区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助力人民城市建设,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团体参与的多元矛盾调处、化解机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34件,调处成功1187起,调结率96.19%,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治理力量一站式集成

黄女士所在的镜湖区天门山街道居民小区集中,常住人口近6万人。街道以多元矛调工作站为“中枢”,整合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物业纠纷调处工作站等集中办公,实行专职人民调解员、对阶段性群众诉求关系紧密的住建、城管等实行随叫随驻。此前,群众反映诉求多出现“多头跑、重复跑”问题,如今进“一扇门”就能受理。

记者注意到,对街道层面解决难度较大或无权处理的问题,这里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及时向区直事权部门发起“吹哨”,集中会诊或组织流转至最优化解平台,不断延伸社会治理外延。

今年4月,家住塞纳丽城小区的李先生来中心反映邻居开设教育培训班扰民。街道果断“吹响哨声”,联合区市监、教育、住建、规划等部门现场执法取缔。今年以来,该中心发起“吹哨事项”132件,均得到区直部门“应哨响应”并有效解决。

该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张玮玮说,“一站式”信访“综合体”的设立,是街道推进新形势下信访机制改革,矛调工作综合施策的新模式。针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实行“联合会诊”,以“既受理又办理、既诊断又治病”为原则,为群众来访办事提供了便捷、高效新平台。同时引入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诉调对接等多项职能,实现精准服务。

多元参与矛盾不上交

多元参与,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正成为镜湖区创新治理促和谐的新举措。该区现有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7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7个,个性化人民调解工作室4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270人。

镜湖区将“两代表一委员”、律师等专业人士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纳入大调处工作体系。各街道设“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今年以来参与化解社会矛盾158件;通过村居法律顾问、接访律师化解疑难复杂纠纷203件。

矛盾纠纷的细分领域和热点领域,更加呼唤多元、专业力量介入。今年以来,镜湖区108名线上调解员成功调解案件353件;区信访局建立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区人社局受理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区农业农村水务局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区卫健委则聚焦医患纠纷;三级物业调解中心处理各类物业矛盾纠纷400余件。

面对基层纷杂的矛盾纠纷,镜湖区充分激活政法战线力量。镜湖公安分局在各派出所建立“警民联调”调解室,聘任专职调解员12名,今年以来化解矛盾3200余件,赭山派出所被授予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区法院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建立“马甜甜法官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工作室、“夕阳红”法律志愿者调解工作室,形成诉讼与非诉讼有机衔接的多元解纷格局。

此外,镜湖区还持续吸纳社会力量,成立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区绿地企业发展联合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满足人民群众和行业专业不断增长的矛盾纠纷化解需求,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贺芜湖单轨开通

芜湖,起飞!江左名邑,长江明珠;桑茶之会,鱼米之都;千仞天门,百丈马仁,矗立其间。处江南之腹地,接秦淮之余波,扼沪渝之咽喉,齐华东之诸...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