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与精读

大江晚报 2018-08-29 01:03 大字

读书,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从何而来?从博览中来。“质”如何变?由精读来改变。博览与精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的读书法,是博览的表现。这并不是空泛的浏览,也不是说读书不认真、不深入。需知一棵树,如果没有健壮的根系,就无法抵挡狂风暴雨;一栋楼房,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无法建得高耸入云;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就无法深入探究。博览的核心在于多读书,开拓眼界,为精读打下基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不是教你钻一本书的牛角尖,而是透彻地理解,深入地研读。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餐式阅读”大行其道,其浮于表面的内容挤占了人们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虽减轻了繁忙生活中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足以支撑中国文化的未来。“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书固然是要读的,但读什么书,怎么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书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吸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有选择地精读。像目前流行的一些商业畅销书,读一遍也就足够了。而经典名著,可以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书中所包含的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每次看都会有新感悟和新体验。应像正餐一样细嚼慢咽,读再多遍也不为过。以博览为基础,精读便可以使你的思考与理解实现质的飞跃。

这样看来,许多事物都符合博览与精读所传达的哲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所以在小学、初中这个阶段,学生们必须文理兼备,门门精通,做一个知识广博、体系完善的通才。而“术业有专攻”,高中后逐渐分化,学问的研究向着深层次、专业化发展。这是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的。只有在了解各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才能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灵活运用,相互渗透,从而在某一个领域达到顶尖水平,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博览与精读,不能简单地限于读书,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内涵与本质。

芜湖市第一中学高三(1)班吕晓蕾

新闻推荐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芜湖占两席

本报讯(记者陈旻)在人社部刚刚公布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中,芜湖市申报的飞机维修项目和机电一体化项目两个国家...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