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伍保:驻村扶贫,真情永远在路上

大江晚报 2018-08-16 01:02 大字

“自从去年村里驻进了扶贫工作队,汪田村模样大改变:挖了塘,通了路,学校修得亮堂堂。来了个朱书记和我们村民心贴着心,他千方百计谋出路,带领我们大家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汪田村群众的一席话,是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肯定,也是对汪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朱伍保的充分信任。

入村甘当“小学生”

现任芜湖市林业局副调研员的朱伍保,2017年4月被党组织选派到无为昆山镇汪田村担任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一直在政府林业部门机关工作的朱伍保初来汪田村人生地不熟,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扶贫工作的行家里手,一切还得从头开始。首先得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村情民意,尽快使自己进入角色。朱伍保甘当“小学生”,学习扶贫相关政策及业务知识,虚心向扶贫战线人员学习,向基层干部群众请教,把加强自身学习贯穿到农村扶贫工作的始终。工作中,他放下“官架子”,把群众当亲人,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使扶贫工作队和村上两委干部真正融入到群众中,成为群众和贫困户的“贴心人”。

自2017年4月入驻汪田村以来,朱伍保走访农户1700余次,通过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和访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找准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

立足长远 壮大集体经济

要想贫困村发展,必须要有长远规划和打算。朱伍保根据汪田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和目标,坚持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为核心,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为主要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对贫困人员因户施策,精准帮扶,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效率。经过调研,朱伍保认为办一个村集体合作社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这样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能带动贫困户居家就业脱贫致富。他争取了发展林下种植项目资金20万元,成立了汪田魔竽种植合作社。选好了地点整地30亩,实施科学管理。带动6户贫困户居家就业,年增收可达2000元以上。

汪田村有个七龙养殖有限公司,曾一度资金短缺快要撑不下去了。了解这个情况后,朱伍保不辞辛苦地忙前跑后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20万元帮助这家养殖公司解决了难题。有了金融资本公司的林下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发展迅速。朱伍保和村两委一班人不仅救活了公司,还为村集体带来每年2万元的收益,带动了3户贫困户每户年收入近3000多元。

汪田村两委在第一书记朱伍保带领下,通过整合集体资源投资入股种植九岗魔芋和入股发展林下养殖,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9.636万元,使这个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贫困村在去年一举出列摆脱了贫困。2017年,汪田村通过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实施九大工程,发展特色种植业有效地带动了10户贫困户增加了家庭收入。25户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高达7600多元,达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顺利脱贫。

保障发展 建设基础设施

贫困村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水利设施基础建设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也是粮农增产保收的保障。2017年5月,朱伍保向市、县水务部门争取了“八小”工程补助资金45万多元,实施对圣庄、余桥等自然村山塘和河沟清淤加固,有效地解决了6个自然村千亩良田灌溉的难题;新建了一座排涝站和一座抗旱站为农民群众增收提供了坚强保障。

汪田圣庄和邵洼两个自然村长期以来群众出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为彻底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他千方百计地争取项目资金,巧妙地将修路和林业部门建设防火通道项目对接,投资54万多元修建了800米的村级道路,既解决了森林防火通道问题,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实质问题,为汪田村打通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朱伍保所带领的工作队始终把贫困户的冷暖放在心上。贫困户黄小满患有心脏病,妻子是聋哑人二级残疾,一家三口住在仅仅只有20平方米的危房,朱伍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尽快为他办理了危房改造申报手续。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017年6月,朱伍保通过多方联系争取到县教育局校舍巩固项目资金35万元,对汪田小学校舍实施修缮改造,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人问朱伍保,汪田村扶贫工作下一步有何打算?他爽朗地回答:“驻村扶贫,真情永远在路上。”记者 李林克

新闻推荐

心中的太阳

回家的路上,有一座立交桥。学校每周五放学总是比平时要早一些,恰好避开了下班高峰期,耳边风声呼啸而过,一切都是那样的沉默。...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