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童春年:烹饪是艺术创作 美食需传承创新

大江晚报 2017-06-08 04:01 大字

在芜湖,说到最了解江城美食的人,童春年绝对算得上一个。就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餐饮30年表彰大会”上,他刚刚荣获“中国餐饮30年杰出人物奖”。日前,记者再次见到他时,57岁的童春年手上拿着三样刚从街边淘来的锅具,一脸喜滋滋地向记者讲述,他和商家讨价还价淘宝的来龙去脉。

一个波浪模具、一个铜锅配上锅铲,在物品琳琅满目的摊子上,被童春年一眼挑了出来。凭借着对烹饪特有的兴趣,就连逛个街,他也能轻易发现“宝贝”收纳回家。

芜湖人爱吃会吃,但由此上升到“懂吃”,没有几十年的潜心钻研恐怕也难以达成。童春年便是如此。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20出头的童春年,卯着劲地考大学,怎奈连考三年接连失利。高考的泡沫碎掉后,未承想生活在其它地方却溅起了水花。1982年,童春年偶然间看到一则招生简章招收厨师学徒,看着简章上的工资级别和“包吃”福利,童春年眼前一亮,虽然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当厨师”。

两年的技校学习,童春年从最基本的理论学起,直至把刀工、营养、厨艺、冷菜、面点等等全部学了一遍。回忆起这段时光,童春年说了一句话:“别人是爱一行干一行,而我真的是干一行爱一行。”越深入学习烹饪,童春年越“欲罢不能”,他突然发现,烹饪并不是简单的做菜,烹饪是艺术创作和享受乐趣的过程,而让大多数食客享受到自己创造的“艺术品”,对于厨师而言,则意味着满足与莫大的欣慰。1984年,毕业后的童春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至芜湖铁山宾馆,从最基本的厨师做起,直至担任餐饮部总厨、副经理、经理等职。1988年更是被选调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司厨,并在参与接待工作中多次受到嘉奖。2002年,童春年被推选为芜湖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

直至今日,童春年已与“美食”结缘35年。这段丰厚的履历被他自己概括成三条轨迹:前十年摸爬滚打干厨师,中间十年做餐饮管理,后十年则从事行业管理。平台虽有变动,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与“美食美味”脱不了关系。芜湖美食变迁的三十年,也加深了童春年身上的“美食烙印”。从关注做美食,到关心餐饮行业,童春年发现,美食和“方言”一样,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本土特征,一座城市的“味蕾地图”,不仅仅是谁家的美食可口、哪里的东西好吃,更是一座城市饮食文化的发展。“芜湖作为历史上的商埠,客商南来北往,无论是在八大菜系还是在徽菜中,在地理上都处于中间地带,这也形成了它‘南北皆宜,咸甜适中\’的特点,具体表现就是芜湖人偏爱微酸微甜微辣。”

除了“把脉”芜湖人的味觉,童春年也善于体察外来食客的喜好。听口音猜食客从何而来,“看客使菜”在他看来同样是对厨师的服务要求。当有重要的客人来芜湖寻觅美食时,他总是以“懂吃”的人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来芜的接待中,或是现身于《一城一味》的镜头里,成为外地食客或栏目组名副其实的“美食向导”。

对于芜湖未来的美食发展,他认为,未来将是“总体美食大融合、本土小众特色美食突出重围”的时代,而在这条路上,作为热爱美食的芜湖人,他最大的心愿仍是推广和传承创新芜湖的美食文化。

记者 李婷维  

新闻推荐

住建部门多举措做好中高考外围保障

本报讯记者6日从芜湖市住建委获悉,近日,市住建委向市园林处、市政处、建管处、芜湖中燃、华衍水务印发方案,要求多举措营造良好的应考、评卷环境,保障每一个考生安全、顺利地参加考试,同时做好高考、...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