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还是“山清水秀”?
中山路步行街北入口有块大理石街碑,中文介绍与英文翻译都有问题。不久前,《大江晚报》载文指出英文的不当,我在阅读中忽然发现中文的语误。为了慎重起见,特地来到步行街。细细一看,果不其然:“芜湖,襟江带河,山青水秀……”这里,“山青水秀”应为“山清水秀”。“青”是“清”之误。
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中国成语大词典》(1996年5月第1版)无“山青水秀”条。第486页“山清水秀”条:“见‘山明水秀\’ ”。同页“山明水秀”条:“形容风景优美。宋·黄庭坚《蓦山溪》词之三:‘眉黛敛秋波,尽湖南,水明山秀。\’元·柯丹丘《荆钗记·启媒》:‘春雨新收,喜见山明水秀。\’……亦作‘水秀山明\’……亦作‘山清水秀\’。明·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天下雄藩,浙江名郡,自来惟说钱塘。山清水秀,人物异寻常。\’”
“山清水秀”与“山明水秀”同义。“清”者,“明”也。“明”者,“秀”也。三者都是“优美”的意思。“山清水秀”“山明水秀”“水明山秀”“水秀山明”,可以互解,可以互用。
“山清水秀”就是山水清秀。清秀:清新秀丽,美而不俗。用于山水,表示“秀美”;用于容貌,表示“俊美”。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大约就是因为山水比较清秀的原故罢,一般的人之风尚比起邻近的村镇也觉稍有不同。”元代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这孩儿仪容儿清秀,模样儿英杰。”
“山清水秀”可以说成“山水清秀”,“山青水秀”则不能说成“山水青秀”。“青秀”不是一个词儿。“山青水秀”中两个语素“青”与“秀”不能对应,更不能互解。“青”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性质的语素,“秀”是形容词性质的语素,却不表示颜色。“山青水秀”这个并列结构(第一层次)套主谓结构(第二层次)的四字,违背了汉语四字格成语构成的语素对应规则。如果行文非用“山青”不可,后面应当接上“水绿”。“青”与“绿”都表示颜色,可以对应。
“山青水绿”与“山清水秀”一样,也是并列结构(第一层次)套主谓结构(第二层次)。我们可以把“山青水绿”第二层次的主谓结构变为偏正结构:“青山绿水”,例如元代白朴《天净沙·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里“青山”与“绿水”连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贾宝玉唱词:“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这里,“青山”与“绿水”对应。 我们还可以把“青山绿水”第一层次的并列结构的两部分再颠倒一下:“绿水青山”。例见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中国成语大词典》(1996年5月第1版)第353页“绿水青山”条:“形容山水景色秀美。《太平广记》卷三0九‘蒋琛\’条引《湘王歌》:‘年年绿水青山色,不改重华南狩时。\’……亦作‘青山绿水\’。”
“秀”只能与“清”搭配,不能与“青”搭配,再举一例:“眉清目秀”。 《词源》第2206页“眉清目秀”条:“谓容貌俊美。《古今杂剧》缺名《张于湖误宿女真观》二:“我见他眉清目秀,动静语默,是个非常的人。”细考“山清水秀”与“眉清目秀”的联系,很有意思。自然界的“山水”与人的“眉目”竟然都用“清秀”来形容各自的魅力,有何道理?原来古人早就明言二者的相同之处。宋代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有“眉峰”之说,“目”有“秋水”(秋波)之喻,诗词不乏其例。柳永《雪梅香》:“别后愁颜,镇敛眉峰。”李贺《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李煜《菩萨蛮》:“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前面提到过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水明山秀。”词人以远山秋波,比喻美女陈湘的眉清目秀。正像羊春秋先生在《宋词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第483页所云:“山明水秀”与“眉黛”“秋波”相应,言其眉如山之明,眼如水之秀。明了“山清水秀”与“眉清目秀”的联系,我们就不会误用“山青水秀”了吧!
□盛书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夏日的气息日渐浓郁,记者近日在城区各大商超看到,凉枕、空调被、蚊帐等夏凉床品正在热销。不过,市面上此类商品不断更新变换,花色、规格、质地、品种繁多,市消协专家提醒,夏季清凉床品要精选。6...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